——摘自文章章节
介绍
近十年来,三维(3D)打印在医学应用和实践中的价值才得到认可。[1]其主要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计划、基于导管或外科手术的计划和实践、教育目的,还开发和测试创新器械[。2-4]本课题组近期还发表了3D打印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作用。5,6]主要允许操作人员在血管介入治疗、导管介入治疗和心脏手术中对所用材料的选择和尺寸做出准确的决定。1,2,4-8]
对于外周动脉介入术,影像学模式是评价血管解剖结构、疾病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所用材料类型和尺寸的金标准。[9]但是,采用当前的成像技术,无法进行术前实践。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检查3D打印在术前详细评估解剖结构和疾病以及确定穿刺部位、类型和所用材料尺寸方面的作用,并最终获得技术成功,以便共享这些模型用于医学专业教育的价值。
目的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旨在调查3D打印的物理和数字解剖模型在下肢动脉介入的术前计划、实践和培训中的潜在作用。
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综述了年2月至年4月期间接受股浅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的16例患者(9例男性,7例女性;平均年龄:72.1±1.5岁;范围,69-75岁)的血管入路部位偏好和球囊尺寸。分析了用于诊断的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体积图像,并与3D打印建模。比较了有关球囊尺寸和展开部位以及狭窄严重程度的手术和基于3D的数据。结果
从手动3D模型获得的测量值和从软件获得的分割图像相似(p0.05)。两者均小于实际使用的球囊尺寸(p0.)。手动和软件方法的狭窄严重程度相似,均显著低于报告的定量血管造影测量值(p0.)。当在3D打印物理模型上通过非无菌实践模拟模型时,5例(31.2%)患者的血管入路部位偏好发生变化。在练习使用模型时,8例患者的导丝和导管选择不同。
结论
使用3D模型规划和实施下肢动脉手术可以减少与操作者相关的变量,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减少内皮损伤,并提高手术成功率。3D打印模型可用于医疗专业人员的教育目的。END更多精彩内容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