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介绍了新冠流行对“卒中发病率?预后?康复治疗”的影响,以及卒中患者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等内容。(点击此处回顾上期文章:卒中新冠(上))
本期,将从以下方面继续探讨“新冠卒中”——
(图源:文献[1])
??感染新冠的患者发生卒中的病理机制?
关键词:多因素|危险诱因|炎症反应
通常为多因素导致;常与传统的卒中发生机制相关,而新冠病*作为危险诱因,通过特定的病理机制导致缺血或出血性卒中;
①研究发现,重症新冠感染患者往往表现出“凝血途径激活”,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另外,严重感染者体内存在大量促进高凝的物质,也会促进静脉血栓或反常性栓塞的发生,从而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简单来说,新冠病*引起的炎症反应,使人的血液变稠,而较稠的血液更容易凝结,凝块可导致缺血性卒中。这也提示我们,不存在血管危险因素的年轻人,也会因为大血管闭塞而发生卒中。
一些新冠感染患者会因为低氧血症而发生脑损伤,对于本身存在血管狭窄的人群来说,增加了梗塞的风险。[2](StramboD,etal.,)
②比起缺血性卒中来说,出血性发生的可能性要小;有研究认为参与缺血性卒中的病理机制可能也在某些方面促进颅内出血,如新冠病*可能会直接损伤颅内动脉,导致血管壁破裂;或肾素-血管紧张素下调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有高血压或老年群体的出血性卒中风险;或由于缺氧导致的脑血管周围轻微出血引起的损伤也提示与出血性卒中相关。[1](NannoniSetal.,)
(图源:Google)
??感染新冠人群易发生卒中吗?
关键词:年龄|血栓形成|动脉闭塞
据一篇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系统性综述和meta分析”,汇总讨论了篇相关文献,其中87.4%为缺血性卒中相关:[1](NannoniSetal.,)
①根据现有数据,发现急性脑血管疾病与新冠合并发生率仅有1.4%,且发生卒中的患者往往是在感染新冠的数天之后;对老年群体来说,感染后的3天内为卒中高风险期;且高危人群为有卒中病史的人群或年龄段在65~74岁区间的老年人;认为与性别或人种之间的关联不大;
②比起未感染新冠病*的卒中群体,合并感染新冠与卒中的群体年龄要更年轻;这是由于新冠会引起的大动脉闭塞不同于老龄化引起的,前者偏向于心源性或反常栓塞,而后者往往偏向于动脉粥样硬化或斑块破裂等;
③现有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会损伤脑血管内皮,增加了血栓形成和血小板低下的概率,而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栓形成紧密关联,因此新冠与卒中的关联对于未来如何更好的防治卒中具有重大意义。
(图源:Google)
??如何建立新冠流行期的“新”康复模式?
关键词:防护设备|远程医疗|居家康复
①在康复治疗与训练过程中,医患双方采取保护性预防措施;如佩戴防护设备、对患者间共用的治疗设备进行消*;区分管理住院与门诊病人,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等;
②尽量减少因戴口罩和社交疏远而导致患者的认知沟通能力无法取得进步;灵活应用远程医疗与电子设备进行代偿性治疗训练;同时也要对没有条件进行远程医疗的患者给予替代建议,比如语音电话等形式;
③动员患者家属和看护者作为居家康复的重要协助和监督者;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