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术
创伤之后,常引起机体的出血。大量的出血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必须及时处理。首先判断有无伴有肢体主要动脉的损伤。若仅仅是骨折端髓腔内出血,只要将骨折充分固定即可达到防止进一步出血。如果伴随肢体主要血管的损伤,则需要行紧急的手术处理。1关于出血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急性创伤性大量出血是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2出血的特点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出血可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3种。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危险性大。可以采取指压法、止血带、血管钳等止血。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性。可以采取加压包扎。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从伤口渗出,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较小。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内出血。因血液出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不易及时发现。如果受伤后无外出血,但伤员出现急性贫血现象,如头晕、无力、口干、面色苍白、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表现,就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将伤员送往医院创伤中心进行抢救。
3止血的目的控制出血,保存有效的血容量;防止休克,挽救生命。指压止血将出血部位近心端的动脉压到临近的骨头上,适用于头部、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指压止血常首先用于救护止血。虽为短时止血,但可控制出血,争取时间。
头顶部出血,用拇指将伤侧颞动脉压在下颌关节上,如压迫一侧不行同时压迫另一侧
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颌动脉,于下颌角附近的凹陷内
头颈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一侧颈动脉,切记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以免头部血供中断
肩及上臂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下动脉
前臂及手掌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肱动脉
下肢出血,两拇指重叠压迫同侧的股动脉,方法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用大拇指放在压点上用力向后压,另一手大拇指叠在上面以增加压力。
指压止血的要点→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
→力度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止
→压迫不超过15分钟
→保持伤处肢体抬高
止血带止血止血带为控制四肢出血的有效工具。气囊充气止血带压力均匀,压力大小可以调节,是较理想的止血带。缚止血带处应加衬垫,以免压坏皮肤。止血带的压力不可过大,以能阻断动脉出血为度。但也不能过松,否则只能阻断静脉血回流,不能阻断动脉血灌注,反而增加了出血量。使用止血带后应争取在1?1.5小时内得到进一步的止血处理。否则容易发生危险。如在2小时内未送达目的地,必须放松止血带,首先用无菌干纱布填塞伤口,然后仔细放松止血带,观察伤口是否继续出血。如放松止血带改用包扎后伤口继续出血,可改用其他方法或重新上止血带。
一般绑在上臂的上1/3或大腿中部。
加压包扎止血多用于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这是一种直接压迫止血法,在伤口没有异物、骨碎片时,先将干净敷料放在伤口上,再用绷带卷、三角巾或宽布带作加压包扎至伤口不出血为止。
加压包扎止血要点→毛细血管出血止血法:毛细血管出血的表现是,血液从创面或创口四周渗出,出血量少、色红,找不到明显的出血点,危险性不大。这种出血常能自动停止。处理时通常用碘酊和酒精消*伤口周围皮肤后,在伤口盖上消*纱布或干净的手帕、布片,扎紧就可止血。
→静脉出血止血法:静脉出血的表现是,暗红色的血液缓慢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其后由于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逐渐减慢,这种出血的危险性也不大。止血与毛细血管出血基本相同。还可同进采取抬高患处以减少出血、加压包扎等方法加速止血。
→骨髓出血止血法:骨髓出血的表现是,血液颜色暗红,可伴有骨折碎片,血中浮有脂肪油滴。骨髓出血可用敷料或干净的多层手帕等填塞止血。
填塞止血对于伤口较深较大,出血多,组织损伤严重的应急救治。用消*纱布、敷料(如无,用干净布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医院创伤中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类创伤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因严重创伤常常造成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是目前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医院成立了南通地区县域首家实体化创伤救治团队,并构建了一体化的严重创伤救治流程,打通绿色生命通道,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救治,有效地降低了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今后将承担更多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社会责任。将以多学科的专家团队、规范化的救治流程和全方位的精准护理为更多严重创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编审:医院创伤外科编审:医院创伤外科
您的健康,我们来守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