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脏/血管外科成功完成一例特殊手术。患者十年前因脑动脉瘤破裂,造成右侧肢体偏瘫,此次因健侧疼痛而住院。经过左侧下肢从股浅动脉开口至足部已堵塞,看不到任何血管影像。尽管手术难度高,但心脏/血管外科成功将手术与腔内治疗技术相结合,为患者消除了病痛,保住了患者左侧下肢,满足了患者保住健侧肢体的心愿。
患者年近五旬,曾因脑动脉瘤破裂而进行过开颅手术,术后遗留右侧肢体瘫痪。因左下肢疼痛难忍1个月为主诉而入院。入院后检查患者左下肢皮温明显下降,足趾发绀,第一、二足趾坏死,整体下肢表现为急性缺血状态。主管医生李勇君陪护病人紧急行下肢血管CT造影检查。检查的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左侧下肢从股浅动脉开口至足部已堵塞,未见任何血管影像。
患者因疼痛而夜不能寐,每日靠止痛药物维持。患者已偏瘫,病变恰恰发生在正常的下肢,让患者又惧怕右下肢截肢,导致彻底以轮椅为生。
科室经过讨论决定尽快手术治疗,尽管无法明确下肢动脉流出道的情况,给治疗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但紧急手术是全科室的明确共识。
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患者很快被安排手术治疗。根据术前的影像学资料,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先行左侧的下肢动脉导丝探行,在根据导丝行进快速地机械性吸栓。经过审慎的吸栓后,股动脉至蝈动脉有纤细的通道和血流通过。由于血栓严重,完全堵塞血管,只能部分清理了股动脉内血栓,且考虑到病情严重,没有血流的引导,吸栓的器具还极有可能切割破动脉血管,导致严重的出血。为了扩大吸栓的成果和手术的安全,当即留置动脉内溶栓导管,回病房后继续溶栓治疗。
两天后,血管造影检查发现结果令人满意,股动脉通畅,但帼动脉以下血管未显影,小腿仍有明显缺血。因而更换溶栓导管于小腿动脉内再继续溶栓治疗。治疗期间患者临床症状虽有改善,但仍有下肢的疼痛,还需口服止痛药。
又进行两天溶栓后,再次进行造影,小腿血管通畅,而股动脉内又充满血栓,被迫再次调整导管位于股动脉内溶栓。
患者回病房后,结合多次造影检查和手术过程中的体会,考虑为股浅动脉开口处的问题,非溶栓能解决的,而且这个部位也不太适合支架植入,应该即刻行外科手术探查。
与家属沟通后,家属同意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随即,心脏/血管外科主任司忠义带领医生团队,在急诊局麻下解剖出股动脉,打开动脉内股浅动脉起始段为去除血栓内容物的类似海绵,其阻挡血流,并可以将血液的血细胞等凝聚在此,并再次形成血栓。
切除内膜连同导致血栓的物质,在DSA的监测下取出下肢动脉内血栓,并扩大修补股动脉,在DSA下血管终于通畅了并达足底。
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下肢红运,疼痛消失。出院时患者及家属为表达感谢,特为科室赠送了一面锦旗。
END
审核/宣传部闫彩奕
编辑/宣传部李湲湲
校对/宣传部辛欣
医疗服务
新闻之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