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穿刺针的优劣对透析质量和患者内瘘血管的保护十分重要[1]。透析套管针是由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制成,减少了患者因为躁动造成动静脉内瘘的损伤[2]。
同时,套管针在降低针刺伤风险上有很大优势,这对频繁使用穿刺针的血透室护士来说非常重要。血液净化使用套管针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的整体舒适度,降低穿刺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套管针的应用
透析穿刺人员由高年资并经过专业培训护士来进行操作,穿刺选择血管较粗较直的静脉,周围皮肤无红肿、硬结,同时避免选择靠近关节、神经的血管,以免造成损伤。穿刺前严格手消*,做好皮肤消*准备工作,拔掉护针套转动针芯,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0.5cm,以保证软管进入血管内。确定穿刺成功后,左手固定针管右手拔出针芯,用胶布固定,立即拧紧肝素帽,用无菌透明辅料作密闭式固定。穿刺动脉方法同静脉。抗凝时止血钳夹闭静脉针,取下肝素帽连接肝素注射器,根据医嘱给予抗凝剂,止血钳再次夹闭静脉针。上机前用止血钳保持动脉针夹闭状态引血时取下肝素帽连接动脉端放开止血钳引血,连接静脉端后放开止血钳。做好宣教工作,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避免感染。
透析中观察
1.动静脉压力监测。详细记录上机后血流速度改变及各压力值的变化,血流稳定后透析间期动静脉压的浮动范围。患者在使用套管针透析时可以适当的活动取物品,压力值不会超出正常范围而导致机器报警。
2.患者舒适度。穿刺过程中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是否可承受,如血管狭窄等原因导致患者无法忍受,则更换为钢针进行穿刺。透析过程中询问患者移动上臂时血管的舒适度,特别是行动不便或肢体瘫痪的患者要增加巡视次数。对于第一次使用套管针穿刺后要严格观察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3.透析后护理。指导患者观察拔针后创口处的止血时间,敷料粘贴处皮肤有无过敏,及时询问并记录。观察是否出现穿刺点渗血,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保持穿刺处清洁,短时内避免再次原位穿刺、抽血及血管挤压。
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进步,套管针因其操作简单,材料经济、实惠,具有堵管率低、留管时间长、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资源浪费等优点,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3]。特别在拔针后处理时极大地降低了针刺伤的发生率[4],尤其是对存在意识障碍、躁动的患者及瘘管壁薄、容易针尖贴壁的患者有很好的适用性。目前需要在今后使用透析套管针时应注重对护士相关知识及操作技巧的培训,提升透析套管针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朱亚梅,吕小林,王蓉花.内瘘常见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26(21):53-54.[2]李晓燕,刘洋、陈卫红.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35(5):-.[3]丁晓仙,郑丽俊,朱丽等.2种穿刺针在备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的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13(11):-.[4]丁惠芳.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8(12):85-86.往期文章推荐:点击进入!
50-元/篇「仲景血液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