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首先要了解清楚的问题
A.该血压是否真实反应患者情况?
低血压时可伴有意识障碍、心动过速以及尿量减少等临床症状。
B.故障出于导管本身还是监护设备(连接管路、换能器、电子设备)?
如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数据不符,则问题可能在于仪器设备。
C.一侧肢体有无危险?
继发于动脉留置导管的血栓,可以导致肢体缺血、组织损伤。
D.描记波形是否新近发生异常?
检查早期描记波形是否正常,如果早期动脉波形正常,而新近出现异常波形,既可能是患者临床状况恶化,也可能是导管出现问题。
III.鉴别诊断
动脉血压监测出现低血压及平坦波形,问题可能在于监护设备、动脉导管、或患者急性血流动力学紊乱。
A.患者状况
如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发生恶化,则动脉血压监测显示的低血压及平坦波形真实反映了患者的情况。通常而言,患者同时存在其他临床表现支持低血压,如:意识状态改变、心动过速、尿量减少、心电图异常。
B.监护设备问题
连接管路或者换能器内有空气。
管路打折。
电子设备故障。
C.导管问题
1.留置导管打折。
2.导管或血管内血栓形成。
3.导管(用缝线或胶带)固定后,尖端贴在动脉壁上。
4.导管穿透了动脉壁,引起出血,导管受压。
IV.临床资料汇总
A.体检要点
1.血压:如果有创动脉监测显示低血压,则予以测量无创血压。如果确实为低血压,需要立刻采取行动。手测血压通常比有创血压监测低10-20mmHg,但一种情况例外。如果血管张力过高,无创血压可比有创血压低20-30mmHg。
2.脉搏:检查穿刺处远端脉搏及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压痛。如果脉搏触摸不到或者脉搏减弱,伴有穿刺部位肿胀,提示血管严重塌陷。
3.检查设备
a.检查连接管路及换能器内有无空气。检查必须全面,大多要求护理人员协助完成。
b.请护理人员确认监护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c.试从导管内抽血。如果失败则提示可能导管尖端位置不合适、导管打折或导管尖端/动脉内血栓形成。注意:如果回抽不出血,则不要试图往导管内冲洗液体。
V.治疗计划
A.保证肢体灌注
全身性低血压、大的导管/血管比例、动脉向周围组织渗血、冲洗液不足或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时,一侧肢体可能产生缺血性损伤。
1.当不能扪及脉搏时,可能需要外科干预行取栓或修复动脉。立刻请血管外科医生会诊。
2.如果动脉出血进入周围组织,仔细寻找有无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疼痛、指/趾伸展时疼痛、苍白、感觉减退、运动功能丧失)。此时可能需要手术去除血肿。当怀疑患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时,立刻请血管外科医生会诊。
3.寻找有无感染证据。如果存在感染,行相应的培养及合理治疗,同时拔除导管。
B.监护设备故障
1.充分排出换能器和连接管路内的空气。
2.重新用胶带固定以排除打折。
3.更换故障的电子设备。
4.使用插手板固定留置导管的一侧肢体,可能有助于防止导管或管路在动脉外打折。
C.导管问题
1.将缝线或胶带放松,改变导管位置,避免尖端触壁。
2.如果怀疑存在动脉导管打折或导管内血栓,导管应该拔除或重新放置。
3.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通过导引钢丝来重新放置动脉导管。应当先拔除原导管再放置新导管,最好改变穿刺位置。在原位放置导引钢丝,可能造成异物拴塞、动脉壁损伤、导管内或导管尖端栓子脱落。考虑到以上这些严重的并发症,用导丝来评估平坦的动脉波形并不明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