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损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动脉内抽吸取栓的技术演变一
TUhjnbcbe - 2021/7/12 14:19:00
北京皮肤科医院简介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15677.html

查阅文献,回顾历史。

我们来看看动脉内抽吸取栓的历程和工具技术演变。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抽吸取栓并不是新技术,事实上在动脉内取栓领域,抽吸是最古老的技术。这项技术距今超过年历史,不断的演化推进,在肯定-否定-肯定的发展曲线里,牢牢占据和维护着在动脉内取栓的主导位置。

动脉取栓(血栓清除/切除)手术起源于外周动脉,更确切地说,是起源于下肢动脉。最早的动脉取栓手术,可以追溯到年,当时术者就已经能够切开股动脉清除血栓。年的一台取栓手术,切开动脉后,采用了经股动脉插入的输尿管导管清除血栓,这是我们能查到的第一例使用导管的记录(距今年)。

在年之前,医生们尝试了各种取栓工具,包括鳄鱼钳,巴布科克静脉探针,子宫探子,输尿管导管,小号导尿管,甚至是开软木塞的螺丝状探针(这可能是merci装置的鼻祖)。,有作者提出使用大号导尿管,并在一台手术中,使用18号导尿管,在股动脉内探入24cm,成功取出了6cm的血栓。

同年3月2日,另一位术者完成一例肱动脉取栓手术。这张示意图中已经明确描述了术中经动脉切口插入实施的导管抽吸,使用的是常规静脉插管的套管。

,Seldinger提出了经皮穿刺将导管置入体内的技术后,在年的文献里已经有各种专用的血管内抽吸导管的介绍,动脉内导管抽吸如日中天。

然而,,Fogarty导管横空出世,对于大负荷主干型栓塞,这种头端带有球囊的取栓导管具有极其强大的取栓能力,在外周动脉取栓中迅速占据统治地位并一直称霸至今。血管内抽吸技术黯然失色,只能退避三舍,向隅而泣。

幸运的是,转机的来临仅过了一年。,Dotter完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台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随后血管腔内成形术风靡欧美,而球囊扩张之后的小栓子下游栓塞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Horvath建议使用导管抽吸来处理这种术中并发症,这样可以使手术保持在血管内状态,避免还要再切开血管取栓。

年这篇文献里,描述了如何经导管抽吸完成经皮血栓清除。技术上已经与现代血栓抽吸术非常接近,直头大腔(8F)导管直接经鞘置入血管,嵌入血栓后保持持续负压抽吸状态连血栓取出体外,并经鞘的侧管抽吸。

年的这篇文献中,更详细的描述了经皮血栓抽吸术的技术要点:同轴置入的鞘和导管,接触血栓后负压抽吸,吸住血栓取出体外,抽吸对柔软栓子的重新塑形,栓塞碎裂的形式和位置分布,强调重复抽吸确保彻底清除。

至此,我们看到,在上世纪80年代,动脉内血栓抽吸的技术要点已经基本成型。此时,血栓抽吸的应用范围主要还是在外周动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动脉内抽吸取栓的技术演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