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损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院肿瘤介入治疗多管齐下
TUhjnbcbe - 2021/7/10 12:20:00

肿瘤介入治疗

多管齐下癌症治疗新希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基本都知道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但是大部分肿瘤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且部分患者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多不能耐受手术、全身化疗或外放疗,处于“束手无策”的等待境地,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介入医学的出现,为这些以往被认为不治或难治的病症(各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

什么是介入技术?

介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患者在大型数字减影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大腿内侧或手腕穿刺进入特殊医疗器械或药物,直达患者病灶进行精准诊断和精确治疗。诊疗范围覆盖心脑血管、消化、呼吸、泌尿、骨骼等系统疾病。

介入技术优势?

创伤小 

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技术,术后唯一的创口就是一个长约1毫米的小“针眼”,最早术后半小时后即可起床活动,8小时后恢复到术前水平,且出院后一般没有特殊注意事项,可以立即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这不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最大程度减轻了家属的护理难度。

效果明显 

动脉药物灌注栓塞疗法,通过动脉向肿瘤组织直接给药,接受药物剂量大、治疗效果好。往肿瘤血管内注入栓塞剂栓塞治疗,可抑制肿瘤发展,使其缩小,为患者争取二次手术机会,物理疗法,无*副作用。

副作用小 

不开刀,不全麻,对机体整体伤害小,感染风险低,*副作用低,并发症少、全身状况恢复快。

 准确性高 

在医学影像设备精确引导下,可实现准确定位,同时进行进行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

肿瘤介入治疗方法

肿瘤血管内药物灌入、栓塞术:医生通过进入患者肿瘤血管内导管,注入化疗药物后再注入栓塞剂或栓塞颗粒,使其栓塞、堵住供应肿瘤的血管,提高肿瘤内药物浓度的同时,阻挡血液供应切断肿瘤生长营养来源,不仅可以快速杀死癌细胞,还以“饿”死肿瘤细胞。

通过股动脉穿刺进入导管导丝等医疗器械

通过导管往肿瘤内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颗粒

子宫肌瘤栓塞示意图

病例分享

55岁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李大爷,年被确诊为肺癌、肝右叶转移瘤。2月份,李医院复查,主诊医生发现李大爷的肝右叶转移瘤较前有所增大,建议住院治疗。

入院后,医生为李大爷制定了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发现李大爷体内的肝右叶转移瘤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未达到预期效果。

经过会诊,科主任建议李大爷接受肝癌化疗栓塞术,经过李大爷及家属同意,4月10日,为李大爷实施了化疗栓塞术。术中,医生在DSA引导下,发现肝左动脉分支为转移瘤的供血动脉。于是,将微导管送至肝左动脉,给予化疗药物灌注。随后,进行栓塞治疗。造影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被封闭,手术成功。

术后,经过3天的药物治疗,李大爷出院回家调养。30天后,李大爷来院复查CT显示,肝内肿瘤明显缩小,瘤体内碘油沉积良好。

适应症有哪些?

血管性介入:肺癌、食管癌、肝癌、肝转移癌、胃癌、肾癌、结肠癌、胰及十二指肠肿瘤、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肢体肿瘤等。

非血管性介入:实体瘤经皮活捡,肺癌、肝癌瘤体内注药,食道癌食管内支架置入及胆管癌胆道支架置入等。

同时,我院可根据患者医院、医院医院专家来院亲临会诊、手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肿瘤介入治疗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