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本文将为您介绍冠心病的定义、危险因素、症状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冠心病?如果把心脏比作一片“农田”,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就是灌溉农田的“河道”。粥样硬化或冠脉痉挛会导致“河道”狭窄或闭塞,形成冠心病。当心脏这片“农田”得不到及时灌溉时,就会发生缺血、坏死。冠心病一般分为五种类型: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型。其中心绞痛型是较常见的类型。
二、冠心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1、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大量饮酒,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糖、盐,以及熬夜、缺少体力活动等都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2、年龄与性别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但由于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近年来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与男性相比,女性在绝经前因为有雌激素的作用,发病率较低,但绝经后发病率会增高。3、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血压、血糖升高和体重过重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以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4、情绪因素经常处于激动、压抑和焦虑情绪的人,冠心病的发生率也会比较高。5、遗传因素冠心病虽然不是遗传病,但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会更容易得冠心病。
三、得了冠心病有哪些表现?许多冠心病的病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出现与心脏位置没有明显的联系,因此容易被忽略,导致病情延误。以下是冠心病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
四、诊断冠心病需要做哪些检查?对于怀疑有冠心病的病人,医生可能会安排做抽血检查(如血常规、血糖、血脂、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目的是明确病人是否患有冠心病,了解冠脉病变的程度,同时排除其他有相似症状的疾病,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五、冠心病有哪些治疗方法?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症状表现、冠脉病变程度以及身体状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1、改善生活方式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应低盐、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少吃脑、心、肺等动物内脏和蛋*、蟹*、鱿鱼及其制品。每次进食不要过饱。戒烟限酒,适当运动。调整日常工作量,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激动等。
2、药物治疗通过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血脂药、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来改善心肌缺血、减轻不适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美托洛尔、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
3、手术治疗当冠脉病变程度比较严重时,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冠脉重建,解决心肌缺血的问题。冠脉介入手术和冠脉搭桥手术是两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时还会联合使用。(1)冠脉介入手术:将导管经皮肤从前臂的桡动脉,或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伸入到心脏冠脉。先推注造影剂对病变部位进行显影并评估,然后给球囊充气放气扩张血管。为了防止再狭窄,还会放置支架支撑血管,让冠脉血流恢复。
(2)冠脉搭桥手术:通常指用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在狭窄或闭塞冠脉的两端搭座桥,使血液绕过病变部位,从而恢复冠脉血流。
如果冠脉病变相当严重,不能通过上述方法解决心肌缺血问题,可能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
六、其他您可能关心的问题1.孕妇如果有冠心病,对自身和胎儿有什么影响?(1)对孕妇:孕期由于体重增加、血液循环负荷增加等因素,耗氧量会增多,更容易出现心慌、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甚至有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另外,冠心病孕妇可能需要提前数周进行剖腹产,以免顺产时过度用力加重心脏负担。(2)对胎儿:孕妇有冠心病还可导致胎儿供血不足、营养缺乏,影响胎儿发育,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胎儿死亡。由于上述危害,冠心病女性在怀孕前应先积极治疗,一定要等病情稳定,咨询医生后再备孕。
2.怎样预防冠心病的发生?(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虽然遗传、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法改变,但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冠心病有一定帮助。比如戒烟限酒,低盐、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适当锻炼,避免精神紧张。平时控制好血脂、血压、血糖,如有肥胖,应注意减肥。(2)定期体检另外,为了及早发现冠心病,40周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体检,至少每年查一次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心电图,至少每5年查一次血脂全套(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经医生评估为易患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做体检,具体需听从医生安排。
以上就是冠心病的一些相关知识。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帮您更全面地了解这种疾病,更好的呵护自身及家人健康。
就诊路线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