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损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另辟蹊径,肱动脉入路取栓一例
TUhjnbcbe - 2021/1/14 6:16:00

股动脉是最常见的神经介入路径,但某些解剖变异使得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而路径不佳将与较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相关。

来自浙江医院神经内科的王鹏主任,将为我们带来一例肱动脉入路的缺血性卒中取栓。

病例概要

◆基本信息:78岁,男性。

◆主诉:

?突发右侧肢体力弱50分钟。

?高血压病史5年余。查体见血压正常,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两眼向左侧凝视,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巴氏征阳性。

?NIHSS评分18。

◆诊断影像:

CT平扫未见早期梗死表现;CT灌注成像示:左侧半球MTT延长,CBF见内囊有部分核心坏死,CBV下降不显著。

影像表现与评分不符,图像经MIStar处理后,左侧CBV核心区为4ml,半暗带15ml。

CTA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ICA末端显影,大脑中动脉M1闭塞。

诊断分析

左侧颈内动脉串联病变,行常规介入取栓。

手术情况

◆耗材:

6F血管鞘

6F导引导管

Rebar-18微导管

0.微导丝

Solitaire4-20支架

SpiderFX保护伞

4-30球囊

◆手术过程:

欲从股动脉入路,股动脉置鞘造影示双侧未显影。

桡动脉评估:Allen试验证实无尺动脉代偿,遂行肱动脉穿刺后进入(6F心内科短鞘,6F导引导管)。腹主动脉造影证实双侧髂动脉闭塞,主动脉弓造影示情况良好。

R-CCA情况良好,L-CCA起始端闭塞。

R-CCA

L-CCA

使用球囊扩张开通颈内动脉。

Rebar-18微导管,微导丝至大脑中动脉,行双造影确定血栓长度。

取栓(Solitaire4-20支架)。

左侧大脑前动脉未显影,释放保护伞(SpiderFX5.0mm),颈动脉球囊扩张。

撤回颈总动脉造影,示远端情况尚可,回头造影情况良好。

术后随访

术后7天NIHSS至出院时:NIHSS2分;3个月后行走自如,mRS评分0分。

病例总结:

1、股动脉入路难度相关因素:细长主动脉弓或头臂干、腹主动脉病变、过度肥胖、重度外周血管疾病、既往髂股搭桥术、髂动脉闭塞。

2、可CTA评估主动脉弓筛查困难颈动脉,肱动脉/颈动脉穿刺为备选。

3、本例因桡动脉穿刺试验失败,肱动脉成为替代路径,尺动脉、腋动脉也可考虑。

4、肱动脉直径大,用7F动脉鞘穿刺,距离短更易操作(注意患者身材与导管长度),注意成袢及支撑技巧。

5、国内报道3例肱动脉入路取栓均成功,是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

大咖点评:

?通路碰到拦路虎是让我们神经介入医生比较绝望的事,这个病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可供参考的应急手段。

?CT灌注目前仍然在指南方向是属于研究阶段,我们不是为了看着灌注去做灌注,我们仍然看着临床去做灌注。

?经过6F的guiding,能够放的几种颈动脉支架:PRECISE的8mm支架,Protégé8mm支架,波科的7mm支架。

专家介绍

——王鹏——

副主任医师

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

浙江省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学组委员

从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质量控制及血管内治疗,2年较早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支架取栓手术,擅长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筛查,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等神经介入手术。

介入之音·第二季

中赛区南赛区报名通道

相关链接:

介入之音·第一季总决赛:全国高手同场竞技八方巨擘鼎立助阵介入之音·第二季,成就你的传奇!介入之音·第二季,你报名了吗?

介入之音·第二季首场分赛一触即发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另辟蹊径,肱动脉入路取栓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