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损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华西冠心病学院年第二期课程ld
TUhjnbcbe - 2021/1/6 2:00:00

年4月29日,由华西冠心病学医院心内科冠脉组学术支持,波科公司主办的华西冠心病学院第二期“预见不凡”PCI预处理专题培训班线上会顺利举办,本次培训医院贺勇教授、张立教授、王华教授和王勉教授共同主持,来自西南地区多家中心的专家进行了PCI预处理相关的病例分享,并特别邀请了多位资深专家作为嘉宾一同参与讨论。

1PCI手术中血管预处理的重要性

贺勇教授详细解析了PCI手术中血管预处理的重要性。介绍了哪些病变需要特别注意预处理、预处理常用方法、预处理常用的工具以及预处理中常见的错误。贺教授指出钙化病变是PCI的拦路虎,病变预处理是PCI中的重要理念,决定手术成败、手术质量以及患者预后。我们需在思想上充分重视,术前认真仔细评估是做好预处理的第一步;要熟悉各种预处理工具的特点及使用要点,掌握各种预处理的方法,充分利用腔内影像工具,让预处理成为一个好习惯。

2延长导管实战应用经验分享

王勉教授带来了延长导管实战应用经验分享,介绍了延长导管的结构特点、延长导管的临床实践以及延长导管的使用细节。王勉教授特别指出输送过程中不要扭转导丝和Guidezilla,否则会损伤器械并导致操作失败;Guidezilla伸出指引导管段不要超过25cm;Guidezilla进入支架内时用球囊引导,扩张球囊部分出支架外,在球囊负压瞬间轻柔送入,避免损伤支架近端;对于通过非常困难的病变远端球囊锚定后再送Guidezilla,同时注意指引导管保持稳定不要弹出冠口。王勉教授在总结时表明:Guidezilla具有使用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性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对于钙化-扭曲等高阻力病变,开口异常的冠脉解剖,Guidezilla能提供额外的支撑及同轴性,保证器械的顺利输送;术者应充分了解Guidezilla的器械特点及操作要点,避免粗暴操作导致手术失败及相关并发症。

3IVUS指导“S”型LAD钙化一例

医院刘童教授作了IVUS指导“S”型LAD钙化一例的病例分享。刘教授针针对该病例分享四点心得体会:一是钙化病变行旋磨预处置时,强力支撑性的系统是保证旋磨成功的重要因素;二是弥漫性钙化病变,反复多次充分旋磨,破坏钙化板块的连续性,对后续支架植入意义重大;三是在旋磨后,考虑官腔尺寸相较旋磨头过大,官腔开放欠理想情况下,联用足尺寸切割球囊进一步强化预处置,能更好的满足后续支架植入的血管腔条件;四是初次旋磨失利的情况下,用小尺寸高压球囊预处理钙化转折是否合理?且处置后再次更换强化撑持系统后,再次旋磨,是否会增大风险?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4介入无植入切割结合药球处理分叉病变一例

医院赵景宏教授作了介入无植入切割结合药球处理分叉病变的一例病例分享。赵教授总结到:1)要充分预扩张,预扩球囊直径小于血管直径;2)预扩张效果如果同时满足血管无夹层,或仅为A、B型夹层,TIMI血流III级,残余狭窄≤30%的条件下,方可使用药物球囊进行下一步治疗;3)选择药球型号长度宁长勿短,所有预处理损伤的区域都要被药物有效覆盖,选择的药物球囊长度至少比预扩张区域两端各长2-3mm;4)正确加载轻舟,使用前需擦干双手;5)选择长头指引导管增加支持力,指引导管深插操作或后座操作提供支撑力,通过子母导管或延长导管辅助药物球囊的方法有利于增加导管支撑力;6)扩张过程时间尽量长,达到压力后至少持续贴壁30-45s。

5前三叉支架内再狭窄一例

医院熊波教授做了前三叉支架内再狭窄的病例分享。介绍了ISR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遗传代谢等、支架相关因素、病变血管相关因素以及操作相关因素。ISR的防治策略包括普通球囊成形术、切割和棘突球囊、药物球囊、再置入DES以及消蚀治疗(旋磨合激光)等。熊教授指出最重要的是在OCT或IVUS指导下的PCI可进行理想化的支架植入、确定ISR的病因和机制,并有针对性的干预。

6IVUS指导下左冠钙化病变PCI一例

医院欧荣华教授带来IVUS指导下左冠钙化病变PCI的病例分享。对于双支血管严重狭窄钙化,处理策略是先处理左冠病变。是单纯处理前降支,回旋支是否需要处理,PCI术前做了一些考虑,用超声评估前降支近段口部,包括左主干前三叉部位的病变情况,然后决定是否同时进行回旋支的处理。前降支IVUS不能通过,先用2.5mm的预扩张球囊,再用2.7mm的球囊进行预处理,用NCBlloon2.75mm*15mm18-24atm进行处理,前降支中断植入DES3.0mm*29mm。最后植入LAD-DES3.5mm*29mm+LCX-Balloom2.5mm*15mmJail。术后支架情况总体膨胀比较好。

7严重钙化扭曲RCA旋磨(ROTA)一例

医院李进嵩教授带来严重钙化扭曲RCA旋磨的病例分享。主要分享三点心得体会:一是旋磨,螺旋形夹层是ROTA禁忌,其他夹层准备充分,手法轻柔没有问题;二是IVUS指导钙化病变,测量钙化角度以及判断钙化严重程度对钙化病变充分预处理及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三是可磨可不磨者建议旋磨。李教授指出,旋磨终点判断标准应该是支架顺利通过,球囊可充分扩张,可完成DES置入支架通过。

8IVUS指导左主干开口病变一例

医院王栏霖教授做了IVUS指导左主干开口病变的病例分享。该患者左主干开口严重狭窄,右冠血流TIMI3级,未见明显狭窄,PCI流程可采用2.0mm预扩球囊预处理、IVUS检查。通过IVUS,发现LM主要是纤维化斑块,使用切割球囊3.0mm*6mm预处理,之后再植入4.0mm*18mm支架。PCI优化流程为左主干开口在用4.5mm*8mmQuantun充分扩张,支架整形,充分膨胀。IVUS再次复查后得到比较满意的官腔病变。术后的ST段优于术前。

9一波三折、状况频出的急诊PCI

医院王刚教授做了一波三折、状况频出的急诊PCI病例风险。对于前降支-对角支处理策略是采用Crush双支架还是单支架+JBT做了详细的解释。王教授提出急诊PCI对角支的最佳处理策略、预先球对吻能否避免双支架或药物球囊、对角支支架后第一次闭塞原因、第二次闭塞的原因、LM-LAD近端支架及之后球囊通过困难原因?前降支开口病变预先切割预处理对后续治疗是否有帮助?最后结果回旋支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对角支血栓风险、双联抗血小板疗程等提出疑问,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与解答。

讨论与总结:

戴闽教授:刘教授分享了复杂钙化病变一个非常好的预处理病例。我想分享的一句话是,对于旋支、钙化、CTO、非常复杂的病变需要选择3.75mm的EBO。旋磨过程中会出现系统不稳定,支撑力不好的情况,因此宁可把拳头打在空气上,也不要把拳头打在铁板上,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旋磨要确保安全,筋骨支撑力较筋桡超过60%,7F较6f也大于60%,所以一开始就选择股动脉的途径,选择7f3.75mm的支架,对旋磨头的支撑力可能会起到更好的作用。对于S型的钙化病变,我的体会是一点一点的蚕食,推动的时候不能太用劲,否则容易卡在S上,蚕食一下休息一下,让血流恢复一下。

━━━━━

张俊教授:前降支开口病变和主干存在相关性,对降支切割之后对主干是否有影响,有点担心安全的问题,切割之后没有对主干进行任何处理,需要进行超声检查对主干的影响。

━━━━━

吕湛教授:支架内再狭窄要看具体狭窄的原因是什么。单纯内膜增生和支架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狭窄处理方法不同。如果是内膜增生,单纯去做内膜扩张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如果是支架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再次做PCE能将血管打开。如果是严重的内膜增生采用球囊扩张术,一般情况下球囊是放不稳的,针对这类情况,我认为药物球囊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因为内膜增生导致的狭窄再次做支架,其斑块比较硬,支架能否打开需要打个问号,二是支架植入以后还可能发生内膜增生。因此我认为单纯粥样硬化斑块,首先做球囊扩张,再强化药物治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

张立教授:预处理非常重要,它关系着手术的成败,对于远程的疗效也是非常有利的保证。感谢贺教授的分享,对于哪些情况下需要做预处理,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受益匪浅。

━━━━━

汪克纯教授:当我们认为指引导管做不好时结果发现反而更容易,这个病例把旋支也处理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将来随访时要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西冠心病学院年第二期课程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