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裤太紧会导致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那么,股外侧皮神经到底包括哪些部分呢?
1、股外侧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是纯感觉神经,是腰丛神经的一个分支,沿着腰大肌的外缘斜着穿过髂肌表面走行,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的3cm处进入皮下组织,分布于股外侧皮肤。
当“股外侧皮神经”经过腹股沟韧带的深面准备穿出时,遇到了它人生的瓶颈。腹股沟韧带与一层叫髂筋膜的共同围成了一个长约2.5-4.0cm的管道,是“股外侧皮神经”的专用通道。这个通道形状像个喇叭,入口宽大而出口狭小。巧的是,出口就在髂前上棘。
因此,“股外侧皮神经”的出口位于骨突处,所以容易被挤压,加上因为狭小所以位置较为固定,一旦被挤压狭路相逢、无处躲藏。“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就诞生了。
而这根神经最终的走向是分为两束,一束负责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另一束负责大腿前方的皮肤感觉。所以,它一旦在髂前上棘的位置被卡压,就会表现为大腿前、外侧的刺痛、麻木、胀痛感。
而这根神经正好位于髋关节的前方,如果髋关节做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也很容易被牵拉和挤压。这就是“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两个主要原因:髂前上棘位置的直接挤压+髋关节大幅度屈伸活动的牵拉。这也就解释了这种疾病好发的两部分重要人群:束腰服饰+特殊运动(跨栏、体操、舞蹈等)。
还有一些可能也会造成“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的症状,那就是盆腔内有巨大肿瘤、妊娠期女性以及有一个大肚子的中年男性。
2、腰丛、腰神经、腰交感神经腰丛
由T12脊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和L1-3前支及部分L4前支组成。(见上图)
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的前面,腰方肌的内侧缘。
腰丛的分支有:肋下神经(T12脊神经前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闭孔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
除上述终末支外,还有多数肌支。
腰丛主要支配下肢的腹侧,而骶丛主要支配下肢的背侧。
腰神经与腰交感神经
腰神经的前支,由上而下逐渐粗大。腰丛由L1-4前支组成。各腰神经前支在组成腰丛以前,同腰交感干神经节之间连有灰交通支,其方式有二:
一种是一个腰交感节连有两个腰神经前支;
另一种是一个腰神经前支连有两个腰交感节。
不仅如此,灰交通支也可连于交感干而不是连于交感节。除此之外,L1-3脊神经前支还与腰交感干的白交通支相连。这样每一个腰神经就拥有1-5个交通支,并与几个交感节相连。
因此股外侧皮神经内也含有交感神经成分,故产生交感神经症状,出现异样感觉。
3、股外侧骨纤维管股外侧皮神经来自L2.3脊神经前支的后股,出现于腰大肌外侧缘,经髂肌前面,在髂前上棘内侧的近旁,穿腹股沟韧带深面(越过骨盆前缘),经股外侧骨纤维管至股部。
该骨纤维管为腹股沟韧带的外侧端两层之间的一个狭窄性裂隙。
此管入口大,出口小。出口位于骼前上棘内、下10-25mm处,该处周围组织结构致密,可能是股外侧皮神经在骨纤维管出口处,穿出大腿阔筋膜时容易受卡的因素。
股外侧皮神经可在缝匠肌的前面或后面,或穿该肌上部后分为前、后两支。
后支在髂前上棘下50mm处穿出阔筋膜,分布于大腿外侧皮肤;
前支在阔筋膜的深面下行,于后支穿出点下50mm处穿出深筋膜至浅筋膜内,分布于大腿前侧皮肤,司该部皮肤的感觉。
股神经(FN)和股外侧皮神经(LFCN)穿过左侧腰大肌(PMM)和髂肌(IM)之间的筋膜平面。
ASIS=髂前上棘,PT=耻骨结节,90%的股外侧皮神经距离髂前上棘(ASIS)2cm以内
4、股外侧皮神经变异股外侧皮神经存在变异,但90%的股外侧皮神经距离髂前上棘2cm以内。
从髂前上棘到股外侧皮神经的平均距离为0.8cm,而腹股沟韧带与股外侧皮神经的平均夹角为83°。
了解这些解剖关系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定位和诊断,同时术中行股外侧皮神经减压或切除术时,避免损伤股动脉、股神经等重要毗邻结构。
5、越过腹股沟韧带时的变异1、股外侧皮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侧通过腹股沟韧带深面,并在该骨棘的下方穿出阔筋膜后分成二支至皮下,此型约占71%。
2、股外侧皮神经跨过髂前上棘表面甚至骨棘的外侧至股部,此型约占15%。
3、股外侧皮神经在盆腔内即分为内、外二支,内侧支较小,往往通过腹股沟韧带中1/3深面至股部,此型约占12%。
4、股外侧皮神经通过腹股沟韧带中部深面至股部,有时位于股神经前方,此型约占2%。
以上各型的存在提示,股外侧皮神经在股部的位置不是完全恒定的,在检查和治疗定点时要注意压痛点的微小区别,以便将治疗点定得准确。
医院医生
名老好中医
地道好药材
望闻问切识百病
疗药针灸去千疾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