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在国内横行了两年,无数个猪场被之摧残。作为一名在业内“行走江湖”多年的兽医,笔者这两年也亲眼目睹了很多因为非洲猪瘟而起起伏伏的猪场。猪场老板“谈非色变”并不夸张,只有亲自操持过一个猪场,或者参与过猪场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才能真正体会到养猪人的不易,尤其是在非洲猪瘟常态化的今天。
1海棠花开,肥猪满圈
记得笔者第一次拜访,只知道这是一个知名的老牌种猪场,生活区是一个别致的四合院,院中种了三棵很大的海棠树,正值开花季节,落英缤纷(图1)。猪场老板是一位与笔者年龄相仿的“猪二代”,再一细聊,原来还是校友,聊得投机便邀请笔者进生产区看看。穿上隔离服,查看各阶段猪群,虽然设施老旧,猪群健康不理想,但是肥猪满圈,当时猪市行情不错,粗略计算,该猪场一年收入就能上千万元。
2向阳生长,生如夏花般绚烂
后来笔者与该猪场慢慢有了合作,几乎每个月都过去“打卡”,该场每年两次的普检,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的编订基本都由笔者来负责,猪群健康节节攀升,猪场一片欣欣向荣(图2)。那一年猪场老板结婚生子,频频传来喜讯,作为学友和同仁,我由衷为他高兴。生活就是如此美好!
3非洲猪瘟来临,“死”如秋叶之衰败
年8月非洲猪瘟来临,笔者暂缓了很多猪场的现场拜访。笔者第一时间告诉他,最近一定要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猪只销售环节和物资进入一定严格把控,如果没迫切需求,近段时间不要参加经销商组织的线下活动,也不要让业务员到场拜访。
3个月后不幸传来,他的场“中招”了,场主打电话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当时国内处理非洲猪瘟都是学国外那一套清群、淘汰方案,我详细地告诉他国外的经验,还发了清场、清洗策略供他参考。
年5月,该场老板计划复养,希望我去一趟他的猪场,查漏补缺。到场后我了解到:他当时并没有完全清场,而是通过症状拔牙,剩下了10%左右的肥猪(图3),然后从这些肥猪中挑选了一些三元肥母(三元母猪用作种猪),已经配种了头,计划再从外面引入头二元母猪,争取年底扩群至头母猪。这次疫情他大概损失了万元,为了复养,他卖了两套房子,准备搏一搏,问我是否可行。因为当时国内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并不成熟,5月份正是南方区域发病严重的时节,复养投入巨大,还要*上自己后半生的财富保障,所以我不建议他盲目进猪。如果实在不甘心,可以再引头二元母猪,慢慢恢复产能,摸着石头过河是为上策。他没说话,但我知道他不甘心。
4重新复养时凛冬已至,期待海棠花开
年3月上旬,笔者尚在新冠疫情居家隔离中,他突然频繁给我打电话询问某头猪出现什么症状应该打什么针,猪只解剖后出现什么症状,是不是非洲猪瘟。这在以前是很少的,因为作为规模猪场的老板,一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