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建筑设计院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相关管理者对当前市场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明确自身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完善和优化各项管理制度,引进高质量人才,搭建信息化平台,更好地发挥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院发展进程中的实际价值。
一、建筑设计行业项目管理内部环境分析
(1)人才环境
建筑设计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在实际的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知识储备及较高专业能力的员工作支撑,尤其需要富有设计灵感以及艺术思维的专业设计人才,这就使建筑设计院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落实尤为重要。就目前建筑设计院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工作落实状况而言,依旧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例如人才流失、人才综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影响着建筑设计院的稳定发展。
(2)管理环境
对于建筑设计院而言,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是各项管理活动落实的核心。设计质量作为建筑设计院的生命力,是重点管理内容。然而,目前部分建筑设计院在内部质量控制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设计标准要求不高。部分建筑设计院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受任务繁重、压力大等因素影响,通常仅仅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非追求标准更高的质量。同时,大部分客户并非专业人员,无法提出较为专业的意见,仅凭自身主观感觉判断,导致设计人员在工作中标准降低,难出精品。②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就目前建筑设计院工作落实状况而言,缺乏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建设项目设计成果,缺乏权威机构认定,难以借助评估结果实现行业整体经营质量的全面提升。相较于国外建筑设计行业,其通常拥有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此类机构在民众中拥有较高的信誉度,能够不断推动建筑设计单位实现设计质量的提升。③存在一定的质量提升瓶颈。国内建筑设计行业要想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实现设计质量的提升,难免会受到各类因素影响,例如,项目设计人员综合素质、设计院内传统管理体制、客户需求制约等。上述因素的存在对建筑设计院提升设计质量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建筑设计院应树立正确认知,及时打破制约瓶颈。
(3)操作环境
①项目进度难以确定。在建筑项目设计之初通常会根据设计状况及建设难度,进一步明确项目实施进度规划,部分建筑设计行业预测能力不足,在设计过程中易受各项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手续审批、方案调整等影响,难以制定准确的项目设计实施计划。②未按照计划进度落实。就目前实际工作的落实情况来看,科学、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较难落地,主要受项目设计单位以及委托单位两方影响。对设计单位而言,主要受员工工作能力、设计理念等因素影响,难以保障设计工作的顺利推进。委托单位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也极易受管理层想法因素的制约,导致随时改变设计方案,项目难以按照计划进度实施。
(4)制度环境
完善的制度是建筑设计院实现稳定经营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多项目管理制度的落实势在必行。然而,客观而言,我国多项目管理制度起步较晚,缺乏充足的经验,因此,在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缺乏完善的目标管理方式;其次,多项目资金调配科学性不足,阻碍了建筑设计院多项目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优化。
(5)风险环境
建筑项目设计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风险。对此,建筑设计院应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与防控意识。然而,目前部分建筑设计院内部缺乏完善的风险识别体系,风险评估方式缺乏合理性,风险控制系统尚待完善,这些都是阻碍建筑设计院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建筑设计院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部分建筑设计院内部并未落实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对质量管控不够严格,并未在单位内部落实精益化质量管理理念,员工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度。同时,相关管理流程规范性不足,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并未严格落实质量控制工作,导致最终设计的产品质量不高。部分建筑设计院内部还存在员工综合素质难以满足设计需求的问题,员工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大师级设计人员,难以切实提升建筑设计院的知名度。
2.缺乏以计划为中心的进度管理体系
从理论上而言,项目管理工作的充分落实,需要科学、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当前,部分建筑设计院内部,项目管理层对于计划管理模式的充分落实缺乏重视以及应有的时间观念,难以准确地按照计划进度完成项目设计工作。同时,在实际工作落实过程中,与客户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在对某些内容实现须双方共同敲定时,委托单位存在沟通不及时的情况,将进度管理压力转移至建筑设计院,导致建筑设计院工作压力增大,无法按照计划进度完成设计任务。
3.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影响建筑设计院内部人员配置问题的主要原因。部分建筑设计院并未借鉴其他企业优秀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实现自身人力资管规划体系的完善,对于单位内部所需人才类型、能力明确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在开展人才引进工作时,并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通常由个人经验确定招聘人才,部分建筑设计院内部甚至存在“人情招聘”的问题,导致人才引进难以满足建筑设计院项目管理工作需求。对于引进的人才,并未实现任人唯贤,无法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同时缺乏完善的激励政策,导致人才流失。
三、加强建筑设计院项目管理的优化策略
1.项目质量管理的优化策略
首先,建筑设计院应当设定项目质量控制目标,明确自身发展规划,树立正确的设计目标以满足客户需求。要以提升自身设计水平为目标,指引建筑设计院强化项目质量管理,推动全过程质量控制模式的落实,摒弃传统模式下以最终质量进行评测的方式,将项目合理划分为多个阶段,在各阶段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及时发掘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改进,推动项目管理事前管理、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充分落实,切实保障项目完成的质量。同时,要在单位内部开展项目设计评定、评比工作,给予优秀设计充分的奖励,进一步激发员工提升设计质量的积极性。
2.项目进度管理的优化策略
建筑设计院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应当建立项目推进计划控制措施,将项目实施计划合理划分为若干阶段,定期检查完成进度,明确滞后原因,更好地满足整体进度要求。同时,在单位内部建立弹性机制,更好地应对项目开展过程中各项不确定因素。应设立设计项目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合理划分相关岗位,在人员选择方面应当确保相关人员熟悉项目流程及管理内容,赋予综合协调部门相应的权限,更好地推动项目进度管理工作的充分落实。要进一步强化与客户间的沟通和协调,对于项目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争取获得更多的支持。应全面提升建筑设计院内部信息化建设水平,引进先进的OA系统、ERP系统等,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3.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首先,建筑设计院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可以从各大高校引进优质毕业生予以培养,也可以从同行中引入优秀人才,加强单位内部人才队伍建设。要有效规避人才引进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避免裙带关系影响工作质量,完善人才引进刚性约束机制,针对人才学历、专业以及能力等内容作出硬性规定。其次,要注重人才使用,科学设计相关工作岗位,根据岗位需求选择人才,并及时且恰当地调整岗位,注重对设计院现有员工专业素养的提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工作,落实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建筑设计院内部复合型人才储备量的提升。最后,要完善单位内部人才激励政策,优化薪酬福利体系,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励员工提升工作积极性,推动项目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实。
结语
建筑设计院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应当完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项目人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