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如果设计工作从来都是一帆风顺的,需求特别清晰,交互特别完整,实现特别完美,需求即使变更也会有理有据的,那么……这份工作也太美秒了吧!
而现实往往遇到是这样的情况:
面对一份需求,提不出问题,总觉得有坑;
一份交互原型,看了很久不知道是哪里别扭,总之很别扭;
每次向别人推销我的修改意见,都不容易成功;
谁都可以站在身后指点我的设计,改改改,我要爆炸;
……
如果时常遇到类似问题的话,想必灵魂深处也时常拷问着自己:
何时我的工作才会变得更加顺利?
一:交互设计学习
对于苦逼的视觉设计师来说,排除自身表现力和设计功底之外,遇到的困境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类:
被甩锅,还有口难辩。
明明是上游出的问题,总是到视觉设计出效果图后才发现,这锅视觉设计师自然就背上了(你懂的)。
明明有问题,没人听我的。
如此设计肯定不好,但是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想出了好办法,发现也没人听我的。抗不过时间,只好硬着头皮错下去。
顶着设计师的头衔,干着美工的活。
我是个视觉设计师,有思想,有头脑,有表现力,可你们总是让我把按钮改大,改成红色或者绿色(无奈的叹气)……
没人能保证学了一门知识就保你所向披靡一帆风顺了。但是,客观的说,掌握一定的交互知识和技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是一定有提升的。
分辨问题,防止被甩锅。
分辨出问题出自于产品需求还是交互设计,能防止问题流入下个环节,给项目造成损失。也能预防上游甩锅的问题(你懂的)。
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拥有交互思维的视觉设计师,拥有了在产品层面讨论问题的能力,更多的交流能弥补信息不对称,帮助视觉设计更贴合需求,这个良性的促进,使设计师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毕竟符合需求的设计才是好设计。
为职业发展赋能。
交互思维、产品思维、商业思维是一脉相承的。交互思维是基础,也是开启新世界的一把钥匙。
二:从改变视角开始
视角就是看事物的角度。同是一张效果图:
视觉设计师会怎么看?
对齐,间距,颜色,视觉引导顺序,信息成组,对比关系,
总之,美不美?
……
交互设计师会怎么看?
从哪页进来的,要到哪页去,为什么来,来了想得到什么,能不能看得懂页面,此时心情和感受如何?
总之,舒不舒服?
……
为什么看到的完全不同?看下图。
交互设计者在用户体验(UX)设计中担任着行为设计的工作。那么,提及”行为“很自然联想到这些问题:是谁?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等等等等。
所以,视角的不同源于工作内容的不同。对行为和形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