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发:拂晓哨位(fxsw)
作者:李建国
安忠文与作者
安忠文,四川省攀枝花市人,年入伍,后任班长,年4月在收复者阴山战斗中,冲锋在前,勇闯雷场,身负重伤,双目失明,右腿高位截肢。被原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他没有躺在自己的功劳本上,而是自学盲文,撰写文章,教育后人,传递正能量。开办按摩店,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自强不息,挑战人生,做生活的强者。
对安忠文,笔者以前只是听说过名字,对他的事迹了解不多。在昆明长水机场候机室里。一位身着戎装,胸前勋章闪烁,头戴墨镜,右腿微跛,步履蹒跚,在他爱人的搀扶下缓缓进入。经原丘北人武部王锦志政委介绍,他就是当年的舍身滚雷英雄——安忠文。由于飞机晚点,各路英雄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昆明长水机场。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首战老山部队的四十师师长刘昌友将军、老山主攻营营长臧雷、战斗英雄史光柱、杨国跃、原明、范中华、韦昌进、马玉革、张茂忠、李方正、何如坤等以及战斗功臣王报军、胡国桥、柴明、何平、龙伟等,大家互相问候,介绍个人情况。
12点过,大家登上了飞往文山的班机,飞机缓缓起飞,直插云霄。蓝天白云,山河湖泊,丛山峻岭,一览无余。飞机在空中飞行大约四十多分钟,便开始徐徐降落。文山——这里有我们洒下的热血和汗水,战友们的青春年华留在了这里,安忠文两只明亮的眼睛和一条腿在30年前永远留在了这片热土上。大家感慨万千,汹涌澎拜,眼泪止不住流了出来。
安忠文——一个双目失明的英雄,一个平凡的军人,他没有躺在自己的功劳本上沾沾自喜,而是自强不息,学习盲文,学习文学,自己做饭,生活自理,开办盲人按摩店,服务社会,教育后代,鞭策后人,激励年轻一代自强不息。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也是渺小的。即使是微弱的光亮,也应该用来为促进社会发展尽力。我以战士的刚强而矗立,以战士的无私而奉献。让弱小的余光照亮生命的进程。把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奉献于社会。为部队建设,为社会进步而力所能及,把理想的光烛燃烧到生命的尽头。”字字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无不闪烁着安忠文崇高的思想境界,充满一个革命战士乐观主义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照人之处。尽管他的两只眼睛失明了,但是,他为我们明眼人树立了榜样,尽管他的一条腿失去了,但是他为我们健全的人树起了标杆。
晨雾笼罩下的者阴山,万籁俱寂,悄无声息。年4月30日早晨6点多钟,借着晨曦微微的光亮,在浓雾的掩护下,五连九班班长安忠文率领九班战士们,秘密进入到了12号高地前沿,潜伏在冲击出发位置一线。这时被浓雾覆盖着的者阴山一带,金戈铁马,暗流涌动。突然,一发炮弹发出尖利的叫声划破茫茫晨雾,从他们的头顶呼啸而过,落在者阴山10号高地上爆炸。随即,我方各个炮阵地一发发愤怒的炮弹争先恐后砸向者阴山各高地据点,火光染红了半个天际,敌人的部分据点被我强大的炮火撕碎,收复者阴山的战斗正式打响。
昼隐夜行,披着迷雾,淋着细雨,在山岳丛林,沟壑泥泞中急行了两天两夜的战士们,已是满身泥土,疲惫不堪。但依然目光炯炯。他们即将跨越刀山火海的雷池,征服死亡地带。大家作好冲击准备后,安忠文发现了前面那片开阔地上的混合地雷场。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无声的命令。安忠文毅然决定强行向敌阵地发起进攻。指挥战士们拉开战斗队形,交替掩护,发起攻击。他自己一马当先,踏入雷场,率先向12号高地冲去。
炮弹的呼啸声、爆炸声,地雷的轰鸣声和机枪的怒吼声交相辉映,演奏着一曲辉煌的战地交响曲。灼热的弹片,烧焦的泥土四处飞溅,整个者阴山上空一时间硝烟弥漫,乌云密布,勇士们步入战阵,生死瞬间,像炮弹一样时刻准备着粉身碎骨。
正当安忠文冲入开阔地中央时,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他被强大的气浪抛起,整个身子像是腾云驾雾,抛向空中,落在地上,好一会儿才喘过气来,欲跃起继续向前冲锋时,却一头栽倒在地。低头一看,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血泊之中。右脚脚掌被地雷炸飞,鲜肉被撕裂外翻,血流如注。他一边命令战友们:“不要靠近我,地雷太多。”一边迅速按住大腿上的股动脉,解下急救包包扎伤口止血。机枪手蔡勇看见他受伤,不顾劝阻扑过来为安忠文包扎伤口,安忠文的急救包包不住硕大的创面,蔡勇毫不犹豫把自己的急救包也给安忠文用上了。
时间就是胜利!勇士们在赴汤蹈火!在用自己的生命完成军人的使命!在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捍卫祖国的热土!安忠文管不了那么多了,他推开战友不顾个人安危向雷场滚了过去……
一颗颗地雷露出狰狞的面目,仿佛是在张开血淋淋的大口撕咬着冲锋的勇士!时间就是生命。每前进一步,也许勇士们的生命都会终结!都会随着地雷的爆炸画上句号!退回来就有活下来的希望,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突然,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又一颗地雷爆炸,排长张家政也被地雷炸成重伤,昏迷倒地。此时的安忠文代理排长指挥。在他的指挥下,战士们愤怒了,重机枪班班长——杨林全带头冲锋,率领全班战士也向前猛冲。恨不得一步跨上山头。
“轰、轰”,地雷的爆炸声彼此起伏在安忠文身后响起,硝烟滚滚,弹片在空中飞舞,浓烈的火药味在空气中弥漫飞扬。火箭筒手王仗平和胡崇云倒下了,杨林全和他班里的3名战士也纷纷倒下。四处喷溅的血珠染红了满地狼藉的青草,染红了烧焦的土地,满地的血迹,满地的残肢断臂,满地的碎肉,其场景惨不忍睹。
“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不叫”,这是参战官兵的口号。“宁可前进一步死,也不后退半步生。宁愿死在山顶,也不愿死在山脚。只要战斗胜利的需要,愿像炮弹一样粉身碎骨”——这是安忠文在请战书上留下的钢铁誓言。魔鬼幽灵般的地雷、肆无忌惮、残忍地掠杀着战友们的生命。复仇的怒火从安忠文的枪膛里喷射而出。他一边指挥战士们调整进攻队形,一边拖着受伤的腿,采用练就得烂熟地匍匐前进、滚进等战术向前移动。他知道前面是密密麻麻的地雷,每向前一步都有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和大家一样,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早已把生命交给了祖国和人民。每前进一米,就多一分胜利的希望,多一份胜利的把握,哪怕能够多引爆一颗地雷,也能为战友们减少一份伤亡,为冲上高地多保存一份有生力量。
又是“轰”的一声巨响,紧随安忠文身后的通讯员秦天伟触雷壮烈牺牲。地雷的爆炸声惊动了高地上的敌军。敌人开枪向他们射击,子弹穿透空气扑面而至,死神再次向他光顾。子弹呼啸着从安忠文头顶上掠过,他迅速往右滚,翻身出枪还击。子弹从枪膛射出的同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面前一颗重型地雷的线,轰得一声巨响,地雷爆炸了,一道强大的冲击波像闪电一般,夹带着尘土碎石扑面而至,巨大灼热的气浪携带着焦土,直喷他头部、面部和身上。顿时,眼前一抹血光闪过,感觉热呼呼的血从头上和眼眶里喷了出来。他知道自己再次受了伤,不能躺在这里,否则马上会招来敌人的子弹。他立即向前滚进,一颗颗地雷在他身后爆炸,他的小腿再次负伤,不知道滚了多远,也不知道怎么停了下来,他再也不能动了。
蔡勇、罗正开、刘云祥等战友们,踏着安忠文用鲜血和生命滚出的血路,仅用了14分钟就迅速攻占了12号高地。
“胜利了!我冲上高地了。”安忠文听见蔡勇大声的欢呼。可呼声未落,突然,听到一发炮弹的狂吼中,夹杂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声,分明是蔡勇的声音。炮弹无情地撕碎了战友年轻的躯体。“亲爱的战友,我的好兄弟!你的青春,你的生命以胜利者的姿势永远定格在十九岁,你不朽的灵魂永恒在12号高地上伫立。”不一会儿,安忠文在不知不觉中昏迷了过去,坠入了一个漫无边际的黑夜里……
夕阳如血,夜幕降临,在前线空军临时救助机场,安忠文被抬上了直升飞机,医院。在医生做起飞前的最后检查时,发现他已经没有呼吸,心脏也没有跳动的迹象,生命特征为零,只好又把安忠文抬下了飞机,准备第二天拉到烈士陵园埋葬。也许是命不该绝,也许是苍天有眼。医院18岁的小张护士抱着几乎为零的希望,抢救了安忠文一个晚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小张护士的执着和辛劳感化了苍天。安忠文的气血柔弱地运行起来了。
几经周折,安忠文医院,医生经检查发现他浑身是伤,眼球破碎,双目失明,右脚伤口严重感染,在他的身上,大大小小的弹片密密麻麻。医院先后为安忠文做了五次大手术,其中右腿五次截肢。从脚部一直截到大腿根部。
好似在天上,好似在云端,好似在梦里。安忠文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也感觉不到疼痛。他感到自己好渴、好累,好累、好饿。他想起了躺在身边受伤的战友,他用力呼喊他们的名字,战友的名字艰难地在他干渴的喉咙里撞击。
朦胧中,他耳边飘来了一个轻柔的女声。像是在叫安忠文的名字,是的,她是在叫他的名字。“你,你......是......谁?”……安忠文的声音断断续续,气若游丝。“我是护士”。女护士说。“我在哪儿?”他警惕地问。“医院。”护士说,“医院。”护士很耐心地解释。
“我怎么会在昆明呢?不!我不要在这里。我要走,我要回我的部队。要同我的战友们一起守在阵地上,我要离开这里!”“你到这儿已经十多天了,等治好伤,就可以回去和你的战友们在一起了。”护士一边说,一边用什么东西在安忠文干裂的嘴唇上来回擦拭。
当他苏醒后,身子软得像团棉花,一点力气也没有。眼前总是漆黑一片,没有一点儿光感。他问医生,“我的腿怎么样?身上受伤的地方怎么样?我的眼前怎么那么黑?怎么没有一丝亮光。”可医护人员没告诉他实话。他也很听话,非常相信他们的话。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安忠文总觉得不对,总是有黑夜,没有白天。在他再三的追问下,医生才把实情告诉了他。当他听到自己的双眼眼球都完全被地雷的冲击波冲爆,右腿受伤严重,加上因战场上气候恶劣,使伤口严重感染。导致高位截肢的噩耗时。如五雷轰顶,他的脑袋一下子蒙了。
他还想在他的部队工作,部队是他的家园,是他发挥特长,展现英姿的乐园。他还想把特等射手的风光继续在那射击场上驻留。把那投弹标兵的身影在投弹场上展现。还想同他的战友们一道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可是,现在这一切都离他而去了。
“一个没有坚强意志力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战胜自己。一个不能战胜自己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战胜困难。在生活中,有的人得了绝症,被医生判了死刑,但奇迹般的活着。在战场上,有的战士受伤很重,遍体鳞伤,却奇迹般的幸存。”他明白,坚强的意志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是战胜伤残,克服困难,征服黑暗的利剑。
主治医生李华玲给他讲海伦·凯勒的故事,给他讲张海迪的故事。告诉他盲人也能学盲文,可以读书。听见盲人还有盲文可学,也能学文化。一句话好似一束光在他心底闪亮,给他带来一丝希望。盲人也能读书,这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护士们24小时轮流守护在他的身旁,为他打针、输液,喂药、喂饭、喂水,擦洗身子……
医护人员的关怀无微不至,把安忠文从死神的魔爪中抢夺了回来,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的名字在报刊上和电台里出现后,春城各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医院看望和慰问。有位大妈泪流满面,在安忠文床前拉着护士的手说:“医生,你把我的眼睛挖出来给他吧,他还那么年轻,还要过日子的,还要做很多事的。我老了,活不了多少年了。”还有一位才5岁的小姑娘对他说:“叔叔,我长大了也要当解放军。”
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封封书信,就像一片片雪花飞到安忠文的身边。有红领巾热情洋溢的赞歌,有青春少女灼热的爱恋,有部队首长亲切的关心和问候。这一切无一不是鼓励和鞭策安忠文战胜伤残的动力。在战场上受伤的时候他没有哭叫,在医院里知道自己失去了眼睛和腿的时候,他也没有掉一滴眼泪。但是,前线的战友,与安忠文并肩作战的兄弟,来到他身边的时候,战友哭了,他也哭了,安忠文和战友们紧紧的抱在一起任泪水纵流,这是幸福的眼泪,感动的眼泪。
从部队领导到战友,从社会、亲人到朋友的关怀,使安忠文感觉到,唯有淡定从容,自强不息,乐观向上。才不辜负领导们和战友们的关切和厚爱,才能对得起那些长眠于南疆的战友。
战后,昆明军区授予安忠文“战斗英雄”称号。战后的安忠文不但双目失明,而且只剩下了一条腿,又是高位截肢。但是,他没有悲观,勇敢面对生活,挑战人生。他学盲文、学中文、学按摩,从中找到乐趣,找到人生快乐。按照规定他离休后,可以安排一名公务人员照顾他的起居生活,但是,他谢绝了组织上对他的特殊照顾,也从来不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这就是战斗英雄安忠文,一名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
(根据安忠文口述及《燃烧的生命》一文整理)
(作者简介:李建国,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年3月入伍。年8月入党,同年底提干。年2月在河口方向参加作战。年参加老山地区作战。著有一百万字的长篇纪实《永远的丰碑——老山作战纪实》一书。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预购此数者,添加编辑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