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十四五”时期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战略,每一个人都需要了解什么是数字化转型。《精益数据方法论》有理论,有实践,有方法,有工具,深入浅出,让每一个不懂技术的人都清楚的知道如何去做数字化转型。
刘润、陈果、董小英、朋新宇、钱大群、付晓岩等50余位专家力荐
揭秘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让高质量数据要素动起来用起来
Netflix、富国银行、字节跳动、阿里、Thoughtworks
行业经典案例和数字化转型经验深度分析与总结
01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和迷茫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如何做才能成功?
这是近5年笔者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咨询及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与金融、保险、证券、制造、交通、能源、零售等行业的企业高管第一次见面时被问得最多的问题。这情景仿佛回到20年前,笔者作为一名咨询顾问初入IT咨询行业时,总会被企业管理者问: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如何做?
这些颇具代表性的问题,不仅反映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不理解,还反映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焦虑。这犹如年前后业内调侃的“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现象重现。如今,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了所有企业的必做题,但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总结起来,企业数字化转型普遍存在如下3个误区。
第一,将数字化转型当作一个专项工作,独立于业务去开展。
第二,认为数字化转型主要是技术层面的工作,认为搭建了系统和软件就等于实施了数字化转型。
第三,希望从同行业的企业那里“抄作业”,其他企业建设了什么系统,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如何做的,自己也照做。
02定位问题,结合精益思想解决问题
定位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上述问题其实源于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和底层逻辑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笔者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战略的重点要求,更是企业在应对数字经济时代高度不确定的环境时自然产生的发展诉求。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整体转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升级、重构,其目标是让企业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从而进一步达成业务目标。
数字化转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企业一定要从业务目标出发,从本质出发来定义和识别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和路径,不能舍本逐末,将数字化转型当作独立的、技术层面的工作去开展。
在过去的20多年间,笔者参与过企业流程再造(BPR)、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其他各种企业系统的定制化开发项目,为数百家企业做过数据中台建设、数字化转型和各类IT实施项目的规划咨询,逐渐意识到传统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信息化时代盛行的参考行业最佳实践和对标其他企业的传统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因为这些方法是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实施过程繁重,周期长,已经无法应对业务的快速变化。在数字化时代,众多企业处于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跨越的交界线上,正从流程驱动走向数据驱动。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不同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都不甚相同,企业急需一套适合自身情况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笔者在一线实战中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数字化转型方法。以用户价值为核心,靠用户需求拉动产品生产,消除浪费,减少库存,快速迭代,持续完善,这样的精益思想让笔者茅塞顿开。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数据孤岛、响应慢等典型问题,不正可以用精益思想来解决吗?
于是,笔者将精益思想融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并有幸参与和见证了多个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的落地。我们从业务问题出发打造数据资产蓝图,让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一起共创有价值的业务场景,以用促建,打造企业统一的数据生产平台,快速识别并开发出让业务用户的获得感更明显的数据产品,让数据和技术真正应用于业务需要的地方,让企业真正获益。
基于这些思考与实践,笔者融合多个思维框架,总结出精益数据方法,并写成本书。本书希望对以下问题做出清晰解答。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其建设方法与以前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有哪些区别?
数据驱动的数字化企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应该从哪里开始?分几步完成?
企业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数据生产和利用的问题?
如何让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真正协同、共创,更高效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03精益数据方法
精益数据方法提倡企业先对齐业务目标,梳理数据资产蓝图和数字化技术蓝图,令各相关部门共创业务场景蓝图,然后针对高确定性的工作做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而对于高度不确定性的工作,则采取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策略。
精益数据方法从业务问题出发,帮助企业打造轻量级、高响应力的精益数据战略,构建运营式、主动式、迭代式、智能化、场景化、轻量化的数据治理体系,急用先行,建设业务价值凸显的精益数据中台,保证数字化转型工作持续、稳步地推进,最终达成业务目标。
精益数据方法包括精益数据宣言、精益数字化转型路径、精益数字化企业和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4个模块,如图1所示。对每个模块,正文都将详细阐述。
04行业首创数字化转型剧本杀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艰巨、长期、系统的工程,其中最难推进的往往是启动阶段。企业在启动数字化转型时往往遇到4个问题:思想不统一,价值不理解,参与不积极,行动难落实。这是因为企业在启动阶段缺少一套激发业务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让他们深度理解并参与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体系。
笔者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和主力军就是业务人员,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传统的转型方法,比如“你讲他听”的培训宣贯(即宣传并贯彻执行)或者“你问他答”的访谈调研,让业务人员感觉自己并不是主角,而是被灌输、被调研的对象,让他们误认为自己是“被转型”的对象,是落后的,自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并消极应对。
在游戏化方式的启发下,笔者原创了国内第一款卡牌桌游式的工作坊—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为参与者打造互动、开放、沉浸式的体验。在工作坊中,笔者精心设计了各种有趣的玩法,参与者可以通过花样组合资产数据卡和数智技术卡,无死角地探索、碰撞出有价值的场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部门的同事充分互动,最终达成认知和行动上的一致。该工作坊在过去几年内被众多企业成功验证,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和反馈,被参与者亲切地称为“数字化转型剧本杀”。
第10章介绍了精益数据共创工作坊的详细组织方法,以及核心道具—精益数据共创卡牌。这套卡牌也是首创的。笔者将复杂且模糊的数字化领域的理念、价值、技术和方法设计为成体系、有趣味的游戏卡牌,让不懂技术的业务人员在互动、开放、沉浸式的体验中,快速理解和掌握数字化知识,并跟随工作坊主理人的指引,探索、设计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业务场景和转型路径。精益数据共创卡牌的形式如图2所示。
05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共10章,全面阐述了精益数据方法。读者可以按顺序阅读全书来了解数字化转型全景,也可以针对自己关心的问题直接阅读某一章来获得对应的答案。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3所示。
精益数据方法论的内容庞大,本书无法对所有内容都讲解得细致入微,读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