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年多家医美明星企业纷纷上市,引来资本狂欢相比,年的医美行业似乎显得要沉寂和艰难许多。
首先,受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美行业今年的市场增速大幅放缓。根据知名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医美服务市场数据显示,因疫情影响,预计中国医美服务行业年整体增速将大幅收窄至5.7%,而这远低于年18%的行业增速。
再者,针对医美行业的强力监管在今年接踵而来。4月,国家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明确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非医疗机构不得发布医疗广告。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不得以网络直播形式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广告……
受以上因素影响,今年不少医美机构陷入困局甚至倒闭。这背后,尽管有因疫情这一偶然事件导致的客流锐减外,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医美行业在经营管理上积弊已久。据《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我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万家,而非法经营的医美店铺数量超过8万家,合法医美机构仅占行业的14%。不仅如此,在合法的医美机构中,依然存在15%超范围经营的现象。
危与机总是如影随形。疫情后期,医美相关技术和服务场景开始迭代,医美机构的线上化进程加速。而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医美行业也开始朝着规范化和良性竞争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内的众多医美企业积极求变,并开拓新的业务,而行业外的互联网巨头也在加速入局,意欲分得一杯羹。
从整个医美产业链来看,在上游,今年我国玻尿酸龙头企业爱美客成功上市,华东医药收购了瑞士玻尿酸企业20%股权;在中游,美容医疗龙头企业鹏爱医美国际收购了广东韩妃51%股权,医院执业牌照获批,从医美迈向医疗,联合丽格集团与京东健康、美大夫进行战略合作;在下游,阿里在成都落地全国首个“医美直播产业示范中心”……
变化正在发生,这对于尚处成长期的医美行业来说,竞争格局还有很大的变数。接下来,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美医械产品、如何在医疗质量和营销方式上合规化、如何解决用户信任问题、如何满足90与00后消费主力人群的需求等都将是医美从业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回顾年,或许我们能在医美行业的动向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接下来,你将了解到:
1、医美行业受疫情和政策监管影响,迎来大洗牌,头部集中效应正在加剧;
2、上游市场增速与盈利能力强劲,产品差异化和渠道覆盖成核心竞争点;
3、中游头部医美机构率先复苏,行业线上化提速;
4、下游流量巨头持续深入布局,医美获客方式更加多元。
整体印象:行业迎来大洗牌,头部集中效应正在加剧
医美行业一直处在一种“冰与火”的状态中。
一方面,市场不断扩容。国海证券的《万亿市场,制造美丽——医美行业深度报告》显示,-年以来,医美行业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8.97%,且相比美国、韩国,中国医美全国人均消费额及每千人诊疗次数渗透率依然拥有至少4倍以上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医美行业中下游企业的净利润持续低迷。例如鹏爱医疗发布的财年三季报显示,其归母净利润为-1.58亿人民币元,同比下降高达.92%。不仅如此,黑医美也在不断吞噬正规医美市场:《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年)》显示,平均每年黑医美致伤致残人数约为10万人,多数消费者维权困难,严重影响消费者对行业信心。
总结起来就是,医美行业有快速增长的市场空间,因此拥有更多的创业机会,同时也意味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此背景下,医美获客成本持续攀升,而不规范的行业现状使得这一情况不断加剧,行业中下游企业低净利的状况迟迟难以改变。而这,使得医美行业的优质投资标的较为缺少。
具体来看今年一级市场的投融资表现。动脉橙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截止12月14日,年医美行业融资事件数为16起,与年的19起、年的23起相比,融资数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融资总额来看,医美行业从年的约16亿元融资总额的高峰后一直下降到今年的约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大额融资与去年一样,主要集中在医美细分领域中明显具有快速成长潜力或者已经跑通商业模式的头部企业,且有加码的趋势。也就是说,医美行业的头部集中效应正在加剧,优质标的并不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