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小米什么时候出房子?
这次小米真的做了一套,用于比月球还远的火星...
9月21日-11月6日,由原研哉发起的“CHINAHOUSE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上,小米与著名建筑师李虎共同构想了一个面向火星的未来住宅。对于面向未来的「小米火星之家」,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怎么看?
原研哉说:“未来的人类的自由,将是一边迁徙,一边生活的自由,是去往世界各地,再品味世界各地的自由,而这些将会成为我们未来的丰富与富裕。换句话说,这些将成为自由本身。”
原研哉(右):HOUSEVISION总策展人,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
李虎(左):小米xOPEN火星探索馆总设计师,国际著名先锋建筑师。
构想一个火星上的未来之家,就是把它放到一个极端的环境中去,我们会更容易看清生活的本质。假设人类即将移民火星,在2.25亿公里外的太空,家会是什么样子?
HOUSEVISION为OPEN和小米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共同开启一个关于未来生活的实验。他们将实验置于一种极限的情境下——当人类移居火星,居住在这颗遥远而孤寂的红色行星。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将物质生活归置极简,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回收循环。这种在极限环境中的思考,也许是对身处地球当下的我们最珍贵的生活启示。
当科技与艺术、产品与建筑融为一体,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家?
OPEN设计的火星生活舱,将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的小米智能家居电器再向前推进一步,建立起物理连接,让家成为一个大的科技产品,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循环供给能源、水和空气。当建筑与智能家居整合为一体,一个2.4mx2.4mx2m的极小空间,即可构筑一个满足必要需求的生活环境。
除了采用轻型材料,火星生活舱还可以像旅行箱一般收纳折叠,在运输过程中最大化地减少重量和体积,到达目的地之后再扩展开来。
在他们看来,未来人类的家也许就像旅行箱,是“模块化”的家。可移动,可折叠,可以自由的迁徙,前往世界各地,地球火星任意穿梭,不受砖墙瓦片的束缚,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你走到哪里,家就跟到哪里。
原研哉评论这个设计说:“颇有几分科幻味道。想要审视‘家’的功能,将它放在一个极端的环境中就会十分清晰。”
“在火星生活,似乎可以实现,又似乎不能想象。”李虎说,“近几百年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大自然本来具备的自我修复能力几乎已经濒临崩溃边缘。我们需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想想生活究竟需要什么,生存的价值是什么。”如果高科技已经能够为人们提供智能家居,那么一个即便只有四平米的家也同样可以具备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CHV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4号馆小米X李虎丨OPEN
这就是MARSCase/火星生活舱,一个自循环,零污染的居所,一个基于极限运输尺寸、能够灵活扩展的移动住宅。它也可以去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不管是城市的屋顶,还是大自然的森林湖泊,成为人们追随自由、仰望星空的理想之家。
如果你有一个能够自由迁徙的家,你想去哪里?来「小米火星之家」,一起来探索未来的智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