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说,除了专注于设计的规划与执行外,我们更应该腾出一部分时间与精力去思考、去探索交互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与关键环节,从认知层面提升自己。
做设计不是接到需求就埋头苦干,也不是产品说一我不说二,而是一个先思考再动手、边动手边思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思考如果不够全面或者深入,就有可能导致做出来的设计有漏洞,既影响产品质量,也对自己的专业进阶无益。
为了能打磨好每一次设计,我整理了一些问题来帮助自己思考,各位交互设计师也可以试着在工作中用以自问。这些问题如果能找到答案,那就离优秀的设计产出也不远了。
十八个问题,分了四组,不见得全面,但也能贯穿设计始终。
一、需求
1.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需求背景是什么?
要搞明白用户在怎样的活动场景下遇到了问题,然后产生了需求。这是从根本上去了解一个需求,也是最后验证产品功能的地方。
2.谁提出来的,是否是原始需求?
工作中设计师收到的需求有时候是二三手需求,经过多节点传递后,信息就容易失真。如果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最好能联系到提出第一手需求的人。
3.用户有没有未表达出来的需求?
用户有时候只是描述困惑和问题,而不会专业地描述他们的需求。即使有描述也可能只是在表达表面层的问题,优秀的设计师需要能够透过表面看到实质问题。
二、用户场景
1.这个功能用户是怎么使用的,流程是怎样?用户平时怎么理解它,具体的场景是怎样?
对于这个问题的挖掘其实非常重要。我们做产品做设计,其实就是帮助用户解决在某个场景下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用户使用产品的习惯、方式和流程,了解他们对于产品的理解(用户心理模型),能非常好地帮助我们在设计中有的放矢,而不至于去设计“我们觉得用户会怎样使用”的产品。
2.什么人会用这个功能?
很多产品大大小小功能非常多,整个产品面向的用户有个的话,其中某些小功能可能面向受众只有10个,而这10个人还和其他的用户画像可能并不完全一样。那么做某些功能设计的时候需要重新思考,这10个人的用户画像特点是什么。
e.g:一个主要面向HR用户的人事管理系统,其中的某些功能公司的高层管理也会用,比如查看公司的组织架构。高管使用时的诉求和一般的HRBP是不一样的。那么就这个功能,我们也需要再去了解一下这些高管用户。
3.有没有找合适的用户测试过,用户调研中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用户对于这个功能有什么未被满足的期望?
如果不能接触到最初产生问题提出需求的用户,可以找身边和目标用户画像重叠度较高的同事/朋友帮忙做非正式用研,一方面可以多了解他们在使用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4.使用频次、重要程度怎样?
一个功能或控件在使用频次和重要程度上的定位,会影响到它在产品/页面中的位置、视觉突出程度、设计研发成本等。
5.对产品中其他功能是否有影响?
有些功能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很可能不管是操作上还是数据上都和其他(页面的)某些功能有牵连,那在做这个功能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设计出来会不会对与之有关联的功能使用有影响。
e.g.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