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中,苏联空*装备的米格-15战斗机让美国空*颜面尽失。此后,美国开始调整战机研究方向,以高空高速为目标,由洛克希德公司研发出第二代战机F-星式战斗机。造型极似巡航导弹的F-速度奇快,成为全球第一款达到2倍音速的战机,并且一度保持爬升率与最大升限两项战机世界纪录。自年开始量产服役之后,F-星式战斗机除了装备美国空*之外,还出口到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不过,过度追求高空高速性能的F-星式战斗机在安全性能上始终存在隐患,频频发生机毁人亡事件,也因此得到了寡妇制造者和飞行棺材的外号。
针对苏联空*当时的主力战机米格-15,美国空*对于第二代战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高空高速、机动性强、廉价和轻量化等方面。为此,美国空*在年就和航空业巨头洛克希德公司达成协议,正式研发F-星式战斗机。在设计过程中,研发团队在气动布局和机体结构上下足了功夫。他们创新地采用了类似火箭的机身结构,并且采用了小型下反梯形机翼设计。这样的设计特点,让F-星式战斗机的翼展只有6.63米,超薄的机翼最薄的地方仅有0.41毫米,甚至直接可以用来切割牛排和水果。而在飞行过程中,这种结构设计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阻力,全面提升飞行速度。不过,从空气动力学角度来说,这样的设计也彻底牺牲了飞机的盘旋性能,让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失去稳定性。特别是在发动机熄火、飞机出现动力故障的前提下,采用常规设计的飞机依然可以采用滑翔降落的方式着陆,而F-则直接转变为自由落体方式,几乎难以幸免于难。
F-星式战斗机的原型机在年就成功完成了首飞,并且受到美国空*的充分肯定。自年开始,美国空*就陆续列装。此后,包括北约成员国、日本等美国的盟友国家纷纷采购。然而,F-星式战斗机并没有在实战中展示出应有的风采,反而伴随着持续不断的坠机事件,迅速成为多个国家飞行员闻之色变的飞行棺材。
根据BBC早年的报道显示,在F-星式战斗机的海外采购国中,当时的西德是最大客户,总共引进了架F-战斗机。然而在整个服役期内,共有架F-坠毁,坠机率高达32%。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在年期间,德国空*在一次飞行展示中,一次性同时坠毁4架F-战机,4名飞行员也不幸遇难。随着F-战斗机的坠机事故此起彼伏,这款战机也引起了德国民众的愤怒。甚至,当时不少遇难飞行员的遗孀们还集体将F-战机的研发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告上法庭,也让这款恶名昭著的战机得到了寡妇制造者的外号。
除了西德之外,当时引进F-战斗机的国家,均保持着非常高的坠机率。美联社曾经做过统计,当时引进F-的国家中,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加拿大等国都保持着超过30%以上的坠机率。而根据美国官方统计,每飞行小时,全球就有25.2架F-战机坠毁。这样的超高坠毁率,也让F-成为迄今为止事故率最高的战斗机。
当然,对于F-战斗机的超高坠机率的分析,一些*事专家也提到了不同的解释。在该公司看来,F-原本就是定位为执行高空战斗任务的高空超音速截击机。不过,很多国家在引进之后,都将其作为全能战斗机应用,甚至这款战机还要执行各种低空低速飞行任务。这样的错误使用,让F-的气动布局设计完全无法适应飞行需求,坠机事件频发就无法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