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损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哈医大二院于波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TUhjnbcbe - 2023/7/18 20:46:00

于波(中)与团队成员合影。
  在昨天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哈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团队牵头完成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精准介入诊疗体系建立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对危害国人健康的重大心血管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精准介入诊疗,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成果被多次写入国际权威教科书、指南及共识,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从根本上减轻了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负担。

据于波介绍,冠心病是全球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致死的主要类型,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PCI)目前仍然是ACS治疗的重要手段,全国能够完成PCI的医院已经超过家。年,我国接受冠脉PCI的患者超过91万例,其中ACS患者比例超过80%。但是现阶段我国在ACS诊疗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冠脉造影是临床诊断并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金标准”,但因其无法判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特征,导致现有ACS诊治体系无法早期识别及干预ACS前期高危患者;无法识别ACS病变特征,不能做到治疗个体化;ACS介入治疗后降低再发事件的干预手段欠缺,在我国ACS救治体系尚不健全。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于波团队,医院、乐普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以ACS防控为方向,以建立ACS精准介入诊疗体系为目标,从解决上述关键理论技术问题入手,在25项国家、省部级课题支持下,历时11年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取得多项科技创新,在我国首次基于腔内影像学技术建立了ACS精准介入诊疗体系,为我国ACS精准介入诊疗提供理论基础与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于波说,“急性冠脉综合征精准介入诊疗体系建立与临床应用”项目的核心理念是实现ACS患者的精准预警、精准诊治,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及其他腔内影像学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ACS病因的临床诊断标准及判定流程,并实现精准预测;提出了ACS斑块侵蚀“多取出,少植入”治疗理念,开创了基于斑块分型的ACS精准介入治疗策略。这一治疗策略,可使四分之一的ACS患者免于支架,减少了支架近远期并发症;同时确立ACS初发及再发预警标准,并提出防控措施。

研究成果被多次写入国际权威教科书、指南及共识;研发了国产OCT成像系统;形成完整的ACS精准介入诊疗体系并广泛推广应用,减少四分之一ACS患者支架植入,降低近三分之一ACS患者院内死亡率,实现精准指导ACS介入诊疗,改善介入预后,提高了我国心血管介入诊治能力,减轻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负担。同时,项目组研究成果推动了首部我国OCT专家共识的制定和实施,显著提升了我国冠心病影像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培养OCT领域介入医师,促进学科建设,推动我国ACS精准介入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符合国家人才发展战略要求。

1
查看完整版本: 哈医大二院于波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