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思维与评说足球
说咱是当代世界上最讲“*治”而且是“*治挂帅”的国度,大抵是不错的。事事处处都要讲*治,都要挂靠“*治”,这就给国人生成一种*治思维的惯性。
堂堂13亿中国人选不出11个人到南非足球赛场上显示国威,令人汗颜.用*治思维去看,当然很不舒服。但评说足球赛事还是依旧很热闹的。根深蒂固的*治思维惯性,在评说球赛中同样也就一不在意被*治裹胁进去。
阿根廷曾经五获世界杯冠*,对阿根廷队和执掌阿根廷队的马拉多纳,咱的“评论家”们一直是赞不绝口。可德国以4比0的大比分大胜阿根廷,“评论家”们立刻把脸转向德国,大唱赞歌:德国队纪律严明,像一辆战车无坚不摧。德国队员的球鞋放得整齐,也成为断定德国队必胜的依据。德国队主教练勒夫,更是一个劲儿赞美:大学高材生,一个哲学家,一个成竹在胸的帅才......对马拉多纳就不客气了:没学历,没文化,表情粗俗丑陋,举止轻浮浅薄,必输无疑。
不难看出,“评论家”们是以“成王败寇”的传统*治观念评球,当然就要为胜利者唱赞歌。
讲*治的另一特色是跟风,转向快,昨天的话,今天可以不算数,而且脸不红,心不跳。在德国队接下来与西班牙对阵中,德国队以0:1黯然败北。于是,“评论家”们就立马转过身把颂歌献给西班牙了,赞美西班牙踢的是艺术足球,传起球来如行云流水,仿佛水银泻地,像是在演奏一首小夜曲,优雅而华丽。赞美西班牙队不追求进球数量的多少,进一球就够了,绅士风度。德国队则是粗手粗脚,无法阻挡西班牙队的渗透式的进攻。主教练勒夫表情僵硬,显露其内心的胆怯,主帅如此,焉有不输球之理!
“评论家”果然是嘴生两片皮,咋说都有理。其实,足球运动的本意在于强身健休,娱乐人生。足球的魅力之一,是永远没有绝对的霸主,胜负总是不确定的。至于被媒体渲染得很是神奇的那条能够预测胜负的章鱼,不过是人们共同玩儿的一个小噱头,一种逗趣,没有人当真,不过是给足球比赛增添些许欢乐而已。
国人喜欢用*治思维去评说足球,这同咱足球早就与*治结缘,不无关系。《水浒传》里的那个高逑,原来是个街坊里的混混儿,凭着踢得一脚好球,讨得大宋皇帝龙颜大悦,从此飞*腾达起来。原来,不相干的事,一旦同*治“接轨”,就有有好处,这也算是咱的传统文化吧。
从来是,文人要享有荣华富贵,就非得附着在胜利者身上。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于是,他们通过文字向胜利者显示自己的能耐,同时表白自己已经站在胜利者一边,换得胜利者的青睐,讨得更多的残羹。如此而已。
习惯成自然。在讲*治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习惯性的*治思维去评说足球,就一点不足为奇了。E-yhxu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