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考研已经告一段落了,回想这段经历,感慨的同时又要感谢自己,感谢很多老师、朋友、家人们的支持和鼓励。这次备考阶段可以说是个既痛苦又磨炼毅力的过程,痛苦的是在这次备考过程中,由于长期不良作息导致肠胃功能变得很差,可以说一直嗑药到考试结束,现在想想也是挺惨的。然而,我毅力好,信心强。
考浙理工已经是第二次了,一战的时候由于一些原因,在十月末才把一志愿院校改成了浙理工。很幸运的是,我进复试了,但很遗憾的也是复试被刷了,后来调剂到了东北一所学校。当时很不服,一问上岸的同学,他们抽到的题目都不难,对比一下,觉得自己复试运气太差了,抽了几道*题,直接凉凉。实在是很不甘心,最后我放弃了调剂,选择再战。
依我看来,备考过程中,心态是很重要的,一定要自信,不能悲观。我没有换学校,就是因为我敢肯定过得了初试,复试好好准备就行。带着信心最终成功上岸了。感谢自己的坚持,更感谢研至在路上的陪伴。每当困惑的时候,老师的三言两语往往让我如获至宝。研至的老师认真负责有耐心,在殷勤指导下,我改掉了上次备考遗留下来的一些缺陷。
本科毕业时,认为自己没啥设计思维,于是我选择了继续深造这条路。我觉得读完研,以后的路子可以有更多选择,毕竟当下大学生已经烂大街,在珠三角这边,哪怕像华师这样院校本科毕业的大学生,想进大城市公立学校都基本没啥戏。因此,学历往上一点,优势自然会多一点。所以大家一旦决定考研后,义无反顾地冲就完事了,没必要觉得备考浪费了实习或工作的机会。
对于选择院校,我有过纠结,但是事后回想的话,其实是没必要多大纠结的。首先,是确定地区,对于设计专业的话,沿海地区整体上更强一点,最好是在大城市,经过网上一番了解,我决定报考江浙沪地区的院校。其次到了选学校阶段,由于我想往交互设计方向发展,而杭州正是互联网发达的城市,好歹有阿里巴巴,于是我决定就杭州了。接着掂量下自己的实力,好的我考不上,差的也看不上。看了院校师资后,最终我决定就考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下的工设方向。
总的来说,选院校可从地区——兴趣——实力的层次考虑。
因为是第二次备考,有基础了,所以我正式进入备考状态比较晚,九月份预热,看看*治视频,把*治过一遍,同时背背单词。十月份正式进入备考阶段,我把公共课的复习时间都放在了上午,以下详细说一下备考规划。
初试
英语我报考的是专硕,因此初试考英语二,英语二相对简单。由于我把重心放在了专业课,所以我对英语的要求考70分就行,但是备考过程中还是要重视的,我的主要复习方法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刷”。是的,刷阅读就完事了。但有个前提是把考纲词过一遍。在刷题中掌握常用词汇和出题套路,比如段落开头或结尾、转折词(But、however、Now、Since等)、观点词(Believe、Think、Showthat等)、情感词往往是出题处。得阅读者往往成功了一半,所以刷阅读是复习英语的好办法,但不能盲目刷题,一定要总结,比如上述的出题套路。此外,英语二题目选项之间的区别相对明显,正反意选项之一、概括性选项往往是正确选项。很多篇幅的题目连贯性是很强的,比如后一个题目呼应前一个题目,反复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总之阅读要善于总结。
我的整个备考过程,刷题基本没有间断(最好别断了,哎,我就是考前半个月没刷题,考场上感觉做阅读状态不是很好),每天三篇左右。从英一刷到英二,先难后易,后期相对轻松,做的也快。第一遍刷题积累单词以及理清文章脉络,第二遍挑错得多的篇幅刷并结合唐迟的阅读讲解,错的题认真研究出题角度。有时间就三刷......十一月中旬,开始背小作文,每个类型的小作文背一遍,小作文也就搞定了。进入十二月份,我开始准备大作文,结合何凯文的作文课,总结一些作文模板,基本在考场上也用得上。对于完型跟翻译,我选择放弃复习了,阅读刷多了,相当于复习了完型。词汇掌握了,翻译也问题不大。我个人认为英二重点在阅读跟作文。两个板块复习好了,分数起码60+,再结合完型跟翻译。差不多就70+了。
最后多说一句,对于英语真的很头疼的伙计,英语还是要早点开始复习,多早都不为过,先掌握词汇,然后多刷题,多总结。每天练习长难句,刷题,后期准备作文模板。
初试
*治*治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比较头疼的应该是马原以及近代史中的会议以及著作内容吧。对于马哲,建议多听课,不懂的多问同学或者私信老师(一般在微博上私信徐涛、腿姐、米神他们都是会回的)。对于会议、著作啥的,建议做笔记梳理,比如把不同时期的土地*策梳理出来,把著作内容也梳理出来。*治复习结合刷选择题跟多看徐涛的强化课、冲刺课、刷题课和腿姐的技巧课。备考过程中,我刷了挺多题,题、肖八、肖四、腿四、徐八,然后我把错题知识记在本子上,比如带有“根本、核心、关键、首要”等词语的知识我都会记下来。以我看来,*治也是要多刷选择题。在刷选择题时补充知识。一直刷到肖四出来,再背诵分析题。如果不是考80+,我不建议过早背诵分析题,线长往往效率不高。如果实在担心肖四分析题还不够全面,可以将腿四分析题作为补充。这里不得不推荐一个精致博主“空卡空卡空空卡”,带背的神。背肖四也有轻重,记性好全套背诵,不然的话,第一套跟第二套最好记牢,实在不行,把第一套背熟。
总之,复习*治我的建议是以看视频代替啃课本,平时多刷题,不懂的多做笔记,后期看笔记和背诵肖四。把选择题稳在37+,考个70+不难(膨胀一下,我两次考试就这么过来的,第二次更过分,题目在电脑上刷,手头上只有一本错题笔记本和别人整理好的肖四分析题纸质版)。
专业课复习规划细化到每天,我的规划可以说是铁打的流水线,我把下午的时间都用来复习理论。到了晚上实在顶不住,就边听歌边画画。
关于设计理论设计学跟艺术设计工设方向的理论参考书都是张夫也的《现代设计简史》和李彦祖的《艺术设计概论》。初试题型分为填空题、名词解释跟论述题。
填空题考的比较泛,有些知识甚至是参考书以外的,对于此部分,只能多看几本史论书籍,比如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书本上的填空题考点主要是人物及代表作、陶瓷器皿和风格之类的知识。
名词解释有四道题,涉及考点包括设计史中的风格以及设计概论中的设计管理、设计思维等等。具体可参考历年真题。设计史的知识可以根据设计风格发生的时间线梳理,因为名词解释一道题的分数是15分,因此在整理过程中还要注意字数,切忌两三百字,字数多一点好歹让老师觉得你认真准备了,失分也较少。设计风格可以分板块,例如背景、时间、特点、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著名设计师最好要记下,今年就爆冷考了一个设计师)和影响来整理。关于设计概论的知识,建议根据书本自行整理出来,自行整理的好处是可以省去一些赘述(哈哈,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有些知识重复说了)。《艺术设计概论》我买的是疾风劲草的相应资料书,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梳理出来了,以一个知识点为例,如下图(字丑,将就点)。设计概论知识的整理我建议采取总分总方式,层次清晰,便于阅读,同时有利于为论述题写作铺垫。
论述题是重点,大三道,一道20分,每道题目下设立几个小问。浙理工的论述题比较开放,除了考查书本上的知识点外,还考查平时对设计知识的积累,包括设计前沿和热点。在知识储备上,建议多研究历年真题,总结常规考点,同时多阅读论文,优秀论文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可以作为我们的素材。在写作上,切忌扔一段文字上去来了事。“论述”重在“论”,以论的方式诉说。论文就是很好的参考例子,可以用罗列论点方式书写,这里推荐小标题的格式呈现。论述题考察学生的理论储备以及逻辑思维,研究生阶段是要求学生具有学术钻研能力的,因此要注重写作规范,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逻辑连贯。
关于工设快题手绘一定要多练多思考(好吧,有点废话),工设快题以命题方式为主,纸张规格是两张半的B4纸。浙理工注重创意,表达技法不太重视,但是从审美的角度说,好看的版面能锦上添花。对于手绘小白或者是基础薄弱的小罗罗,建议最好报个班修炼下,毕竟诸如透视、基本的上色技法都不会的话,上了考场,被人吊打,在叙利亚打仗都不会受这么重的伤。以下说说我的手绘准备,我在晚上练习手绘,前期练习线条、透视和上色。中期主要是积累造型和创意,我是分版块画造型的,比如救援、清洁、户外公共产品、宠物、婴儿、孕妇、老人等等,每天晚上画一个版块,推敲造型。平时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