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冠状动脉造影,医院都是从手上的血管桡动脉穿刺,人桡动脉比较细的,会从肘动脉穿刺,而大概在20年前,做冠状动脉造影都是从大腿的股动脉上穿刺,那为什么会有差别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相关的话题。1从不同动脉穿刺,得出的造影结果一样吗?冠状动脉造影的全称是经皮穿刺介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做法是经过外周动脉将心导管的口部送到冠状动脉的开口处,从心导管的外部打药,显影剂从心导管的另一端(位于冠状动脉的口部)进入到冠状动脉,所以只要心导管的注药部位位于冠状动脉的口部,不管心导管来自于什么途径,其显影的结果是一样的,这就能说明不管是从手上穿刺或者是从腿上穿刺动脉血管,其得出的心脏造影的结果是相同的。2从手上穿刺动脉血管和腿上穿刺动脉血管之间又有啥不同呢?由于穿刺的部位不一样,途径的血管不一样,穿刺血管的大小也不一样,还是有一些不同的。(1)从大腿股动脉穿刺的优缺点如果从股动脉穿刺插入心导管,由于股动脉的血管比较粗,绝大多数是穿在右股动脉,导管在血管内走行损伤血管的概率比从手上动脉做的血管损伤并发症要少一些,但是也因为股动脉比较粗,所以穿刺之后由于上了鞘管,需要压迫,需要限制患者下肢的活动,特别是有的患者需要小便又不习惯在床上解的时候,感到很痛苦,如果需要装支架,需要压迫穿刺点的时间更长,很多患者因为这点怨声载道,感觉比手术期间还痛苦。还有一点就是导管前行的时候,如果不慎进入了大血管的细小分支,可能导致细小分析的破裂而出血,而这个时候的出血是内出血,体外体表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发生导致的后果可能会严重些,直接导致大出血且不容易发现使得发现比较晚。目前经过股动脉穿刺造影也不是完全不用,但是大部分人用的是经手部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2)从右手动脉穿刺的优缺点从右手动脉穿刺的技术是在股动脉穿刺技术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患者造影手术后比较方便行动不受限制,由于上下肢活动不受限,所以不存在着解大小便吃亏的问题,很多患者如果是仅仅冠状动脉造影的话,都可以从导管室自己走回病房(而从股动脉穿刺必须用移动车推回病房),这同时使患者的心理负担能够明显地减轻,经股动脉穿刺需要睡在移动床上推回病房。但是从右手动脉穿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由于右手桡动脉比较细,心导管在动脉里穿行的时候比较容易损伤动脉,有一部分人经过右手挠动脉穿刺之后,心导管不能在血管中通行,改由右手中部的肘动脉,其血管内径比桡动脉要粗大,所以有时候看到有小部分患者要穿刺两次,第一次不成功改穿另外的动脉血管,当然也可以心导管在桡动脉中通行不畅的时候从股动脉穿刺。经过桡动脉或者是肘动脉穿刺的患者,其损伤血管的概率更大,主要是损伤血管的内膜,有的人在穿刺动脉的血管沿线出现疼痛,时间可持续1~4周不等,极少数人甚至更长一点时间,还有另一种并发症,就是渗透到皮下的淤血导致的局部肿胀,偶然还会发生导管走行过程中进入到了分支的细小动脉,并且发生了破裂,而导致局部的血管周围血肿,但是这种情况比经股动脉穿刺更容易发现,因为在血管走行沿线都比较表浅,可以看到明显的局部组织肿胀。综上所述,经上肢血管桡动脉穿刺基本上已经替代了经股动脉的穿刺来做冠状动脉造影,其最大的优势是简单方便,术后不要求肢体限制活动,使得一些生理活动如大小便能够正常的进行,还能够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但是经桡动脉穿刺和经股动脉穿刺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武大人民陈博士
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