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检查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不少心脏病患者和家属间流传着冠状动脉造影“有风险”或是“对人体有害”,甚至为此拒绝进行造影检查。果真如此吗?
辟谣者:张剑波
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心脏造影的确有5个常见风险,但风险通常很低。
1.麻醉风险。冠状动脉造影只需局部浸润麻醉,患者术中全程保持清醒。常见的风险为麻醉剂过敏和过敏性休克。但是麻醉剂用量和使用范围很小,发生率也极低,仅为0.07%。
2.造影剂风险。造影过程中需要使用碘造影剂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这种造影剂是碘的人工合成物,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有极少部分患者体质特殊,可能存在碘造影剂过敏,情况类似于海鲜过敏,但发生率仅为0.07%。
3.术中穿刺风险。通常心脏病造影会选择右上肢桡动脉作为穿刺入路,即右侧手腕附近。但动脉血管可能存在先天发育异常、后天狭窄痉挛等情况,右桡动脉穿刺失败时,一般会选择左侧桡动脉甚至股动脉(大腿根儿),但其中的风险发生率都较低。
4.心脑肾血管意外。冠状动脉造影需要在心脏内反复进行机械操作,有可能诱发心肺不良事件的发生。比如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但发生率<0.4%;此外急性肺水肿、心衰发生率<0.1%。
5.辐射暴露。冠脉造影会使患者暴露于电离辐射中。患者可能对健康风险产生担忧。但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冠脉造影辐射对患者临床结局有影响。一项研究显示,60岁男性接受单次CT冠脉造影患癌风险仅为0.%。通过冠脉造影诊断可能危及生命的冠状动脉疾病,收获的好处通常大于辐射造成的风险。与此同时,一旦确定需要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医生也会在不降低检查诊断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一切努力尽可能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由此可见,冠状动脉造影中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同,且大都很低,不能因此简单认为“一定会发生”。对于绝大多数患者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因此大可不必因担心手术风险而拒绝必要的造影检查。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