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医医讯新年始尹,外周微创介入手术又 [复制链接]

1#

新年伊始,我院外周介入科孟祥志主任带领团队再创佳绩。

年12月31日,我院外周介入门诊收治一名下肢动脉闭塞病人。据悉,患者半年前出现左下肢疼痛,在当地对症止痛治疗。治疗期间症状时轻时重,十天后疼痛愈加,遂慕名来我院求治。经查超声示左侧股动脉闭塞孟祥志主任查看病人患侧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马上为其办理住院手续,准备查血液生化及下肢CTA(CT血管造影)进一步确诊。

在进行CTA检查前,患者儿子在得知父亲病情较重后,专门从外地赶来为父亲办理转院手续,医院诊治。在安抚好患者儿子后,孟祥志主任详细介绍了我院外周介入治疗的既往病历情况及技术力量,最终患者及家属选择在我院诊治,并积极配合进行CTA检查。

结果显示患者髂动脉、股动脉、股浅动脉全程闭塞,病情极其复杂。孟祥志主任与其医疗团队根据患者病情分析讨论,制定手术方案。经过充足的术前准备,于年1月1日下午为患者实施下肢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术,术中造影发现患者为动脉血栓导致动脉完全闭塞,经导管吸栓效果不佳后,改为股动脉切开取栓联合球囊扩张碎栓,最终将动脉内血栓取出(血栓直径5mm,累计长度20cm),术中患者症状即得到明显改善,手术顺利结束。此项手术的成功填补我市医疗方面空白,是年外周介入开展的良好开端。

PAD(外周动脉病)治疗风险大,

治疗不及时,

可导致患肢坏死而截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病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血液粘着性增高及高龄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合并存在危险性更高。其次是高脂血症,尤其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全身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控制,能够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风险。

赶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