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简迎松)临床上为患者实施股动脉穿刺需对穿刺部位进行止血,传统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后人工或者沙袋压迫止血。不过,这种止血方式需要人工长时间压迫,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患者在调整睡姿或者翻动身体时导致压迫点移位,影响止血效果,还容易出现并发症,更有甚者由于压迫时下肢不能移动,还会形成静脉血栓。
为了让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医院医院护理创新团队凭着对人体结构、临床实用、治疗原理的熟练掌握以及对传统止血方法缺陷的深入了解,从制作材质、尺寸、厚度、成本和连接方式、衔接角度以及不同规格参数等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发明“股动脉穿刺包扎带”。
临床上,在为病人行股动脉穿刺术后,将“股动脉穿刺包扎带”穿套在合适位置,在里面用无菌医用纱布折叠适度厚度压在穿刺点位置,再取无菌医用纱布覆盖压迫,将“股动脉穿刺包扎带”包扎带固定在腰腹部及大腿部位,系好尼龙搭扣,形成“8”字形状,整洁美观。与传统方式相比,患者舒适大幅提升,且避免使用沙袋。同时由于松紧度的可调节性设计,让表面压力实现了可自由调节,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另外在能保持患肢伸直12小时以上的同时,也不耽误其他肢体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而且对穿刺点有无渗血及皮下气肿情况观察更加方便。
审稿:杨桦编辑:陈海霞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