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记得父亲年复发,去中山大学附一做手术的时候,和同病房的病友聊起来,发现他是状况最好的一个。
从第一次发现到复发,隔了8年,在那个病房里堪称一个奇迹。
我想把他治疗的经过整理出来,或许对别人有些帮助,也是父亲的一件功德。
一、发现
父亲第一次治疗效果那么好,跟发现得早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是来公司体检,体检报告其他都正常,但有一项“甲胎蛋白”阳性。
咨询我的医生同学,他说,其他都正常,只有甲胎阳性,应该没什么问题。有时发炎也会导致阳性。
你们要真不放心,就过来做个定量检查。
于是我们就去了,结果出来后,同学马上来电话说甲胎蛋白的值太高了,必须做个CT。
就这样确诊的,肝里有两个小病灶,医学上称为小肝癌。
所以,任何一个跟癌相关的指标有异常,还是要打破砂锅查到底。
我们都希望不是,但万一是,才能及早地更有效地治疗。
癌症到晚期基本没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早中期的癌症,现在还是有很多招。对一些预后很好的癌症,比如甲状腺癌、乳腺癌等,真的有可能治愈的。
定期体检排查,早发现,早治疗,大概是对付癌症最有效的办法。
二、初治
当时揭阳的治疗水平还相当有限,同学建议还是去广州治疗。
托人帮忙联系了中大附一,一开始去外科,教授一看说,这样的小病灶现在不需要开刀了,可以直接做消融术。便转去介入科。
当时我爸同病房一个湖南的阿伯,三年前发现小肝癌,此后不断复发,每次复发他们就来广州做消融。
我们当时在想,难道我爸就再没有平安的日子了?他还那么年轻,才刚刚不用再愁一家人的生计……
手术做完没几天就可以出院回家,因为是无创,恢复得也快。
问医生接下来需要什么治疗?他说,不用了,定期复查就好。
我们心里很没底,肝癌,就这么容易治吗?
不用化疗,不用跟药……
在我爸确诊后,有同事给我推荐过一张中药的偏方。
说她一个亲戚晚期,吃这方子吃好了。
方子里每味药我逐一查了,发现有几味药太猛,不到万不得已不敢给我爸试。
但受这个启发,我们在同仁堂找了杜胜利医生,据说他擅长肿瘤术后调养。
我爸跟了他好几年,一直体况良好,精力旺盛。
确诊初的慌乱害怕,慢慢被我们遗忘。
尤其在术后五年之后。
三、复发
以往,因为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太低,五年没有复发基本就可以视为“治愈”。
我们也以为父亲已经被“治愈”,逐渐放松了警惕。
他也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曾经的癌症患者,每天闲不下来,照常奔波。
直到17年,在一次意外中摔折了腰,打了骨水泥,好了之后又忘了疼,继续奔波。
或许是他们这代人经历过异常艰辛的岁月,都不敢停下来享受片刻安逸。
仿佛安逸的日子会让他们没有安全感。
完全没必要的奔波,可是,奔波让他觉得充实。
这次摔到腰可能是根引子,也有可能不是。但是复发确实在摔到腰之后。
癌症本来就是个老年病,即使没有几年前的第一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癌的几率也会提高。
更何况他有“前科”,比别人更容易发病。
更何况每天的奔波,让他很疲累。
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不再充沛的精力——
最终导致了复发,在年。
或许,没什么原因,它就来了。
四、复治
一开始我们很乐观,因为复发也是发现得早,没有转移,病灶只有5CM左右。
以为跟第一次一样,做个消融术就可以解决。
去到广州,做了检查,医生会诊之后认为,必须开刀。
因为病灶离血管太近,做消融术有风险。
于是转移到肝外科做切除手术,手术顺利,术后也跟第一次一样,无需化疗。
只是因为有伤口,会疼一些。
术后做甲胎蛋白的检查,每次查都会升高一点,但都在正常值范围内。
我们就很担心会不会有问题,术后一个月后又去做了加强型CT,没有查到病灶。
可是甲胎蛋白还是一直在正常值范围内逐步上升。
我们,开始有些慌了。
回到中一找医生做介入检查,依然没查到病灶。
医院上班的闺蜜得知后,建议我们去做个派特CT。她说,根据她多年的经验,有些病灶太细微,只有派特查得出来。
于是,安排去做了检查。做完出来,她告诉我,肝里面已经有好多个小病灶。
这次,变成了弥漫性肝癌,也就是说,直接步入了肝癌中晚期,甚至可以说是晚期。
晴天霹雳……不明白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原本还想着和第一次一样,可以有七八年平安的光景。谁知道,这次是来势汹汹。
后来医生说,有时候主瘤被切了,癌细胞没有攻击汇聚的地方,只好遍地开花。
可是,只是有一部分病例是这样。对于肝癌肺癌来说,能切除,肯定首选切除。
癌症之所以难治,一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完全清楚发病机制;二是治疗过程有许多“个体差异”。
说到底,三分靠人力,七分靠运气。我们对生命,如此无法把控。
五、最后的时光
医生建议做介入治疗,就是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后注入栓塞剂和化疗药。
这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可以缓慢进程,但无法根治,就是所谓的“带瘤生存”。
第一次进介入手术室后,医生把我们叫在一起,我爸已经有门脉瘘,介入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经甚微。
他说,按这个情况,大概只有半年的存活期。
一瞬间,悲伤从四面八方蔓延而来,将我们湮没。
在我们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化疗+免疫;而是靶向+免疫。治疗的效果,主要看免疫能否起作用。
免疫治疗是癌症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费用也相当高,进口药一个月大概三四万,国产药一万多两万。
免疫治疗前一般要先做基因检测,这个费用也要一万多。当时医生说一句话我们觉得很有道理,最后决定不做基因检测。
他说,就算基因检测不匹配,也有人能起作用,为什么不把这笔钱省下来买药?
是啊,只要有一点希望,就不想放弃。生命只有一次,没了就是没了…
至于选化疗还是靶向,一开始是有犹豫的。
那时,阿猫还在,她说,她研究过很多案例和文献,靶向几乎是晚期病人最后的屏障。
靶向失效了,战役也就宣告失败。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选择靶向。
(阿猫不是医生,她也是一个晚期病人。
一个坚强的不想走得不明不白的病人。
所以,她在患病之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想搞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得病,想搞明白得怎么治)
但是,肝癌又很特殊的。化疗的有效性极低,如果要有效,那个剂量足以摧毁身体。
权衡再三,我们还是选择了靶向治疗。
如果,最后的结果无法改变,那么,就让身体垮掉的过程更长一些。
选择靶向,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的问题。
这时候才知道,《我不是药神》拍得多么真实。
正版的仑伐替尼一盒要三万左右,大概吃一个月。印度仿制版的四千多,但印版的在国内不能销售。
正版和印版,药效相差无几(仿制药也是正规药厂生产的药,不是假药),价格却差了近十倍。当然,医生还是建议吃正版,如果经济允许的话。
靶向和免疫,只要不耐药,就得一直用,至少持续两年。而这两款药,普通医保都不能报销。
算下来,对于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根本负担不起长期使用正版药的费用。
只能托人买印版药,交易时还偷偷摸摸的,生怕一不小心给卖药给我的人惹麻烦。用药一个月后,复查发现明显有好转。
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往后六个月,我们都在希冀奇迹的出现。
后来,阿猫跟我说,她的病友告诉她,香港大药房有卖印版药,那在香港属于可以正常销售的药。
我刚托在香港工作的同学有路过帮我买,11月22日,复查发现,已经耐药了。
就是说,免疫没有起作用,而靶向已经耐药。从开始用药到耐药,只有半年。
除了耐药,靶向药对肾脏也会有损伤,用靶向药后,尿液里逐渐会出现潜血和尿蛋白。
就像阿猫说的,靶向几乎是最后的屏障,靶向一耐药,癌细胞的反扑格外迅猛。
耐药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一次介入治疗,输药的48个小时,得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加上药物本身的作用,父亲痛苦不堪。
排出来的尿,是深褐色的,像浓茶的颜色。
医生说,这是正常的。介入的药物,肯定有*性。
我不知道要有多坚强的意志才能去对抗这样的痛苦。
我只知道,即使是至亲,在病痛面前,我们也无法替他分担。
这次介入治疗后,复查发现肿瘤继续进展。医生建议做第二次介入。
这次,我们事先给我爸做了一下心理建设,告诉他治疗有效果,医生觉得可以再做一次。
但跟上次一样,做介入的过程会很痛苦,你觉得怎么样?
他说好,那就再试试!
或许因为有心理准备,这一次他的表情要轻松很多,还会跟同病房的病友笑着讲述他的光辉往事。
这是做的最后一次介入治疗,在12月底1月初。
如果治疗效果不大,还要承受那么多痛苦,是否要为了我们的心安继续治疗?
最后,我们选择不再继续做有创伤的治疗……虽然,原本应该由父亲自己来做选择,可是,既然怎么选都不会变得更好,这么艰难的事,就让我们来替他决定。
后来我问阿猫:“医院看到很多人,做完化疗瘦成一把骨头,精气神都散了。可是你做了两轮化疗,看起来精神很好,是怎么做到的?”
她说,走到这个时候,她觉得中医对她是有帮助的。从一开始,她就去找了广州中医院的周岱翰教授。
她说,中医阻止不了肿瘤的发展,但可能能化解化疗药靶向药的一些*副作用,让她有一个相对较好的体况。
年2月17日那天,她告诉我做了检查,肝肾功能大体正常。
这对一个经过两轮化疗,又在吃靶向药的晚期患者来说,实属难得。
当时疫情期间,我们还是决定带我爸去广州看中医。周教授的号挂不上,经人介绍,挂了他的弟子林丽珠的号。
近年来,中药因为没法像西药一样逐一列明各种*副作用,而备受质疑和排斥。但无论是我爸第一次肿瘤术后的中医调养,还是最后这段时间的中药保守治疗,我个人认为,中医确实是有帮助的。
做最后一次介入治疗的时候,医生说我爸的情况大概只有半年;但最终,他走过了9个月。这多出来的3个月,可能是得益于中医。
阿猫说,晚期的人,生命都是按月算的,能多一个月算一个月。那么,能多三个月,已是恩赐。
而且在去年做完介入治疗后,腹水逐渐严重,在西医治疗没法有效减轻的情况下,看了中医,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让他过得相对舒服。
所以,中医是肿瘤患者一个不错的辅助治疗方法,关键是要找正规的医生,不要迷信民间神医和偏方。
况且在肿瘤面前,并无神医。
阿猫在今年5月走了,写这篇文的时候,重新看和阿猫的聊天记录,又想起她不甘心不服输的样子,泪便湿了眼眶。
现代医学,大概对付肿瘤最有效的办法是,还是文章开头说的:早发现早治疗。
而会不会得肿瘤,是一个概率问题(就是命运的安排…),随着年龄的增长,概率会越来越大。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