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个设计师必知的心理学指南 [复制链接]

1#

前言

关于哪些是设计师必备的技能从来都众说纷纭,设计师需要会写代码吗?还是写作?或者需要对商业模式有一定的了解?

这些技能虽有价值,却未必是必要!

但每一个设计师都应该学习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却是大部分人都能达成的共识。

人类在感知和处理周遭的世界时,都有一个潜在的“蓝图”,心理学的研究正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蓝图。

作为一名设计师,通过结合心理学,你可以创造更便利、更以人为本的产品和使用体验。

但是究竟要如何在设计中应用心理学知识呢?很多设计师可能觉得无从下手。

那么在这篇文章里,我将介绍一些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相信对各种类型的设计师来说都会大有裨益。

一、格式塔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派三位创立者)

这一原则由德国心理学家们在20世纪20年代建立发展,格式塔原则说明了——人们更倾向于将视觉元素归类成组,并且整体总是优于个体的总和。

这些观点正是利用了人脑自处理信息时有序、规则并且简洁的特征。

格式塔原则和网格理论、黄金比例理论以及色彩理论构成了一系列被沿用至今的设计规则的理论基础。

将格式塔原则应用在logo设计中,可以使其更具趣味性和识别度,让logo所包含的信息更加过目难忘。

实际应用

格式塔一词来源于德文“Gestalt”的音译,它在心理学中意味着“统一的整体”。

在UX设计中,可以使用相似性原则帮助你的用户理清哪些项目是同类。

举个例子,在功能列表中使用重复性的设计元素,可以使内容更便于浏览和理解。

相反,你可以通过改变设计元素来使某些功能高亮突出,向用户传达更多的信息。

(微博功能列表,使用同类型设计元素)

(keep的tabbar,高亮突出元素)

格式塔原则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设计的美感,还能优化其功能性和用户友好性。

二、本能反应

你有没有曾经一眼就爱上某个网站的经历?或者仅仅因为一瞥就不喜欢甚至讨厌某个应用?如果有的话,那么其实你已经知道什么叫本能反应了。

这种反应来自于人脑中负责本能的“边缘系统”,它比我们的意识要快得多,本能反应根植在我们的基因中,所以它们很容易被预测。

实际应用

人们倾向于先分辨外轮廓和它们的基本关系,再去确定他们看到了什么。

这种感知方式是我们通过进化优先选择的,因为它可以在周遭的事物中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指导。

(精美的图片,激发购买欲望)

设计师们可以利用这一原则来引起人们对作品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