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客户端11月30日电前期调研——踏勘测量——提出设计方案——完善方案——交付最终设计方案,这是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师们完成贫困村扶贫项目的基本工作程序。贫困村扶贫工程需求什么,设计院在保证需求的同时,免费为贫困村做出高质量的设计方案,“技术扶贫”让科技人员和贫困村的百姓实现了“零距离”。
河北张家口康保县土城子镇晶水村是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缺少必要的体育、休憩场所。得知这一消息后,设计院派出市政分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研。考虑晶水村和周边村子人口较少且分散的特点,在现场踏勘测量之后,综合扶贫资金紧张因素,设计院提出通过在村内建设一个公园和一个广场来解决村民日常体育活动及生活休憩的需求,并与土城子镇党委书记、镇长及驻村扶贫干部就公园、广场的位置、范围、功能等达成了共识。年3月15日,仅仅用八天左右的时间,设计院的技术人员就提出了康保县晶水村景观设计方案,得到广大村民的满意和认可。
据了解,该院还发挥省院专业技术优势,开展技术扶贫工作,全力做好定点帮扶的深度贫困地区专项规划。第一时间成立由道路勘察设计、交通规划、城市规划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组,赴河北承德隆化县开展技术扶贫工作。先后赴老窝铺村、哑巴店村、八里营村等深度贫困村开展实地调研踏勘,走遍每一条沟、寻访每户人家。同时,积极与各驻村扶贫工作组和村委会沟通衔接,通过座谈调研和实际走访等形式,全面掌握各深度贫困村扶贫脱贫总体思路、产业扶贫方向、交通扶贫需求等发展诉求。
在此基础上,认真谋划研究产业发展布局、道路规划布局、道路建设投资等,第一时间形成各深度贫困村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图和交通发展布局规划图,并提交驻村工作组和村委会,为定点帮扶工作组挂图作战提供有力支撑,为定点帮扶的深度贫困村绘就脱贫攻坚蓝图,全面助力定点帮扶工作。(工人日报记者记者李昱霖通讯员朱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