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河北省将发布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zlff/

1总则

1.0.1为适应国家建筑节能发展趋势,立足农村基本现状,提升农村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引导农村居住逐步实现超低能耗运行水平,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1.0.3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ultra-lowenergyruralbuilding

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是指建筑能耗水平应较基准农村节能居住建筑本体节能率达到60%以上(节能率达到80%以上建筑)的建筑。

2.0.2农村基准节能居住建筑referenceruralbuilding

符合现行河北省标准《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标准》DB13(J)/T-相关要求的节能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

3基本规定

3.0.1农村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室内环境参数及建筑能耗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围护结构、能源系统和设备等技术性能指标为推荐性指标,进行性能化设计。

3.0.1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是提升建筑能效的基本前提。本规程提倡性能化设计方法,即以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和能耗指标为性能目标,利用能耗模拟计算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逐步优化,最终达到预定性能目标要求的设计过程。

3.0.2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主要房间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应符合表3.0.2规定。

表3.0.2建筑主要房间室内热湿环境参数

3.0.2现行河北省标准《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标准》DB13(J)/T-中规定了室内计算温度为14℃,该值是基于“十一五”期间对农村基本现状的大量调研总结而定,考虑了农民与城镇居民不同的生活习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缓解这一矛盾,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标准提高了农村室内热舒适度,考虑农村住宅与城市住宅“全空间、全时间”的取暖要求不同,农村住宅取暖的特点是部分“部分空间、部分时间”,农村居民因为频繁进出房间,衣着普遍较厚,对室温的要求较城市居民低3-5℃,本条文参照现行河北省标准《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中的规定室内热湿环境的要求做了相应调整。

卧室、客厅等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相对湿度宜满足冬季不低于30%,夏季不高于60%,冬季室内相对湿度不参与设备选型和能效指标的计算。当严寒地区不设置空调设施时,夏季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可不参与设备选型和能效指标的计算。

3.0.3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能效指标应符合表3.0.3的规定。

表3.0.3居住建筑能效指标

3.0.4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能耗指标计算应依据现行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附录A。

3.0.4不同于传统建筑节能的规定性指标,超低能耗建筑以能耗性能作为评价的指标,是一种性能化评价方法。通常而言,建筑能耗的计算结果受软件和技术人员的影响较大,不同软件以及不同人员采用相同软件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较差,这也是业内对性能化判断方法的主要顾虑。因此,标准通过统一的设计计算工具和计算方法,并对数据一致化和规范化,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能效指标计算工具宜满足现行河北省标准《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中计算工具的要求。

3.0.5应通过被动式技术降低建筑冷热需求和提升主动式能源系统和设备的能效达到超低能耗目标,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3.0.5综合来看,在建筑物迈向更低能耗的方向上,基本技术路径是一致的,即通过建筑被动式、主动式设计和高性能能源系统及可再生能源系统应用,最大幅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建筑物节能技术路径,应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步骤:

(1)建筑用能需求降低。在以供暖为主的建筑中,通过使用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非透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外窗、无热桥的设计与施工等技术,提高建筑整体气密性,达到供暖需求的降低。在以供冷为主的建筑中,通过使用遮阳技术、自然通风技术、夜间免费制冷等技术,降低建筑物在过渡季和供冷季的供冷需求。这些不使用主动能源系统,可以降低建筑冷热需求的技术,统称为被动式技术。

超低能耗建筑规划设计应在建筑布局、朝向、体形系数和使用功能方面,体现超低能耗建筑的理念和特点,并注重与气候的适应性。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以保温和太阳得热为主,兼顾夏季隔热遮阳要求。

(2)能源系统和设备效率提升。农村建筑相较于城市建筑,其主动式设备系统相对会少,同时更强调经济合理、因地制宜,为此,超低能耗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应合理选择冷热源,贴合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生活习惯,构建系统及相关参数,采用高效设备,切实降低建筑化石能源消耗。

(3)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建筑化石能源消耗进行平衡和替代。农村建筑多为低层建筑,部分地区具有较好的太阳能利用条件,应充分挖掘建筑物本体表皮、周边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对能耗进行平衡和替代。

3.0.6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能源系统宜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应采取灵活的方式,可采用单户分散利用方式,也可采用集中利用方式。

3.0.6农村地区的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相较于城市的多层、高层建筑,具有较好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条件,同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应保护农村的绿水青山,为此,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宜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甚至实现无化石能源消耗,以保护农村自然环境。

可再生能源利用时,应做到因地制宜,多能源互补和综合利用,选择适宜当地经济和资源条件的技术来实施。

可再生能源利用基本方式可如下:

1对秸秆、林木等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地区,宜采用生物质炉具供暖系统;

2对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宜采用太阳能供暖系统;

3对电力资源有保障且冬季室外温度未过低的地区,宜采用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4对有良好的地热资源地区,且地质条件和经济条件均允许时,可采用地源热泵进行供热;

5当有其他相关适宜技术满足安全实用、便捷经济以及节能环保等要求也可采用;

6当单一供热方式无法满足需求时,可考虑多种能源耦合方式,同时应注意不同供暖系统之间的匹配,应对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严谨的分析,不可盲目采用。

3.0.7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能源系统宜综合考虑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用电、炊事、供暖或制冷、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进行统筹考虑设计。

3.0.8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宜设有室内环境及能耗监测系统,对室内环境参数及能耗进行分类分项计量,并应具有数据存储及分析功能。

3.0.8便于住户管理和定期运行数据后评估。

3.0.9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的相关规定。

3.0.10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所使用材料、制品和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和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等的有关规定。

3.0.10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制品和设备。

3.0.11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等规定。

4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

4.1规划布局

4.1.1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选址应满足场地安全要求,无不利自然条件,同时宜避开洼地、沟底等凹地,选择在冬季避风地段。

4.1.1村落选址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