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在呈现设计方案时,有哪些设计法则和设计模型可以让你的设计更加有理有据,无可挑剔呢?本文将为大家呈现一份有效的设计法则应用指南,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enjor~作为设计师,在传达我们的设计理念,呈现我们设计方案时,我们经常会援引一些设计法则和设计模型,以此来彰显我们设计推导过程及方案的严谨性与合理性。可是网上设计法则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到底哪些法则才是我们在设计中最常使用,沟通中最常提及,宣讲中最常引用,反馈中最常被认可的设计法则呢?我们在各个设计阶段,又该如何运用这些设计法则呢?今天,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为你呈现一份最有效的设计法则应用指南,让你的设计更加有理有据,无可挑剔。设计法则总览首先,我们来瞄一眼,设计师日常遵从的设计法则都有哪些呢?大师设计法则概览主要包括“易用之王”雅各布·尼尔森经典的,著有《GUI设计禁忌》的易用性资讯公司UIWizards的总裁杰夫·约翰逊的,以及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和教授本·斯奈德曼的《斯奈德曼8大界面设计黄金法则》。除了这三位大师级人物总结的设计原则之外,以下这些也是我们作为设计师经常为参考和遵从的设计原则。它们分别是和我整理的设计师常用的。经典设计法则概览一下子看到如此多的法则是不是有点头大?这么多法则,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我们在具体的设计中又是如何应用的呢?下面请跟随笔者的步伐逐一来看:设计师常用设计法则为了便于理解,我将我们设计师日常的设计工作,简单拆解为布局设计和互动设计两大类。我们现在分别来看,在这两大类的主要工作中,常用的设计原则分别有哪些?布局设计任何互动设计的元素,都是内嵌到某个具体的页面内的。所以,在讲互动设计之前,我们必须要先要了解界面布局设计的基础原则。根据经典的,我将所有的设计原则归纳在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和巧妙转移四大设计策略之下。合理删除在着手进行布局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要校验所有需要布局的元素,确保所有展示在界面上的元素,都是用户需要和可理解的。这里利用到的设计原则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不仅包括功能,也包括设计中常见的装饰(如分割线、图标、引导语等),任何没有必要显示给用户的元素,都不要显示出来给用户添加视觉负担(同时也是增加项目成员设计、开发、维护的成本)。分层组织分层组织是界面布局的重点,我会从整体布局和元素布局上来拆解设计师经常会用到的设计原则。整体布局——三种典型的视觉流模型整体布局主要是要考虑用户典型的视觉流,如果没有特殊的视觉流引导趋向,那我们则尽量顺应用户的视觉流方向,以便让我们的设计更好的契合用户的浏览习惯。首先出场的是,经过长期网站布局教育所形成的浏览习惯,多数用户在查看信息类产品时,视觉会遵从F型方式进行流动。所以,我们在考虑文本为主的信息类页面布局时,通常会将重要的信息、导航放置在页面的F型位置处。尼尔森F型视觉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视觉首先会从顶部开始从左到右水平移动。然后,目光再下移开始从左到右观察但是长度会相对短些。再后是以较短的长度向下扫视,形成一个F形状。接着,我们再看另一类经典的视觉流,它又被称之为“对角线平衡的和谐状态”。它指出:人们在浏览页面或布局时视线趋于从左上角移动到右下角,参见下图:古腾堡图表法在一些图片、浮层或者其他一屏可见的页面布局中,用户获取信息总是习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以完成这个页面的浏览。但并不是四个角都能获得同等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