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1月7日下午一点,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实用氢弹(其实就是后来所说的战术氢弹)在*爆炸成功,中国自己研制的氢弹具有了实战能力,标志着中国从此刻开始就真正可以运用氢弹进行作战了。
年,我国成功研制了第一枚氢弹,爆炸当量可达几十万到上百万吨。但是,光有大当量氢弹还不够,还得研制更多种类的战术氢弹,能够控制威力,才能够在实战中更加灵活地使用。早在第一枚氢弹成功爆炸时,国内就开始了氢弹的小型化、实用化工程,最终诞生了一款体积较小、能够用强五强击机携带的战术氢弹——狂飙一号。
年1月7日,第五师十四团的团长杨国祥,将要驾驶强五甲型战机执行战术氢弹的实弹投掷任务。当时的天气情况很糟糕,下着大雪。杨焕民司令都担心地问到,这种天气行不行?杨国祥坚定地说到,杨司令,就算是下刀子也要完成任务。随后,杨国兴驾驶强五携带氢弹实弹按照计划准时升空。
氢弹投出后爆炸成功,随着一朵蘑菇云的升起,中国终于拥有了实用化的战术氢弹,可以对包括装甲集群、后勤枢纽等目标发起战术核打击,大大强化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测试任务圆满完成。
杨国祥开着强五返航,此时的雪是越下越大,能见度也越来越差。但是,杨国祥沉着冷静,凭着他优秀的驾驶技术和此前丰富的经验,准确地对准导航台,安全着陆。当他把飞机停稳,大家伙高喊口号向他围了过去,现场锣鼓喧天,庆祝这一伟大的时刻,全场的人都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在上世纪60年代,苏联弃信违义,片面决定撤走了在华的全部专家。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狂妄叫嚣道,三个月之内,就能把中国的空*变陆*。他的意思就是,没有苏联帮助中国,中国的飞机都会变成废铁。
苏联停止了关键部件供货后,国内很多工厂都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因为当时中国本身是没有生产这些部件的能力和生产线的。还有重工业、国防甚至是核工业,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尽管有的苏联专家,在离开中国的前几天将关键技术的笔记给了中方的工作人员,但整体技术资料却不足33%,上面的笔记还存在大量偏差和错漏,需要科研人员自己去摸索去验证。这给中国接下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推进设置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但是这难不倒中国人民。中国*民上下一条心,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力量逐一攻克两弹一星的全部技术难关,最终取得了辉煌成功。国内工业体系也健全起来,为国民经济独立自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年1月7日的这一天,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中国不仅造出了氢弹,这颗氢弹还真正具有了实战能力。任何一个大国想对中国发起核讹诈,都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编辑:大列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