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谈回顾日本平面设计的青春期武藏 [复制链接]

1#

東京美術塾

7月2日晚,TADA的7月对谈终于拉开序幕,

本期对话的嘉宾是武藏野美术大学造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前辈。

卓先生为没能参与的小伙伴们总结了一个小时的对话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平面设计”。“Design”这个学科始于西方,后来日本人翻译成汉语词“設計(せっけい)”,年之后,伴随着当时的中国留学生把先进的知识、教育、文化带回中国的同时,设计、哲学、美术、情报等“和製漢語”也从日本传入了中国。不过在现代日语中更常使用由英文音译而来的片假名“デザイン”,“設計”更多是被使用在建筑领域中。对于“平面设计”来说,真正开始使用“graphicdesign”这个词是年之后的欧洲,日本大约在同时期引入这个概念,早期的平面设计被称为“図案系(图案)”,并于年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美校)设立了图案科。

我国是在年前后开始风靡起“图案科”的概念。年,蔡元培先生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最初只设立了绘画科和图案科。另外,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前身也是年创办的图案系。可以说,图案系是高等教育设计学科的伊始。

之前概括性的为大家介绍过日本平面设计的源流与发展。今天设计师杨可一,就日本上世纪的平面艺术历史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阶段「大正新兴美术运动」为切入口,介绍一下她在日本这几年的研究以及设计实践。

/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杨可一

本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视觉传达系

硕士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造型研究科视觉传达设计系

/我与鲁迅先生

·我的本科研究

说起鲁迅先生,可以说他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众所周知,鲁迅是作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人,新文化运动领袖等等,但其实,鲁迅对我国的平面设计学科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国第一代平面设计师。鲁迅年轻时留学于日本,后来,作为那个时代的先锋者,他在日本也是享有盛誉。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对鲁迅的平面设计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做了一系列的搜集,大概也只是些关于鲁迅的资料收集和观察。但是,当时我已经有了去日本继续学习视觉传达学科的想法,所以,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作品,不仅作为一个毕业设计,还作为我今后的研究选题的基础去考量对待。

·我的硕士研究

进入武藏野美术大学之后,我所研究的「鲁迅平面设计作品的视觉语言探求」这一主题中,更精进一步的部分是,除却最基本的直接资料收集外,如何去从每一份图像亦或文字背后去发掘其中的互为关系,再从这全体像中建立假说,再通过设计实践去验证。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分享平台开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