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陈馨懿通讯员王蕊胡枭峰
走着走着,突然昏过去,这种体验你有过吗?常常低血糖的朋友可能经历过:脑子本来清醒着,突然眼前一黑,再反应过来时人已经在地上了。
万一过个马路、坐个电梯时昏过去了,那可就危险了!
低血糖可以靠补充糖分预防,如果昏厥原因不明呢?73岁的富阳老太太就很苦恼。
老太太年轻时务农,六十多岁开始带孙子孙女,操劳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等小孩都长大了,决定开始旅游享福,结果去年十月,在旅游途中,她就突发昏厥了。
会不会太累了?老太太的旅游中断了,但回到家,她还是每隔十天半个月就昏厥十来秒,再自行苏醒。哪怕待在家里,到处都是桌角,就算没磕着,摔一下也容易受伤,还是得把原因找出来才好。
于是,家人把医院。检查结果出来:颈动脉血管硬化,别的问题不大,医生劝她出院注意休息。
这昏厥还没治好,老太太却越来越虚弱了,还觉得头晕头疼、胸闷,日子过得怪没滋味的。家人拍板,再找医生看看!
这次,他们来到了浙江大医院之江院区心内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接诊医生一听诊就觉得不对劲了,心脏杂音重,有可能是心脏瓣膜出了问题。心脏瓣膜可是我们心脏的“阀门”,每次心脏把血液汞出,就得靠瓣膜合上,防止血液不“干活”又跑回心脏里歇着。要是这个阀门坏了,输送到身体里的血液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心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身体多个部位供血不足,还有猝死的风险。
医生赶紧安排了心脏超声检查,果然,老太太的心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昏厥、胸闷、头晕头痛的原因都出来了:这个阀门就像生锈了一样,打开、合拢都不牢靠了。
图片来源:医院供图
随后,老太太被转到了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马量主任医师把老太太收治住院,发现老太太的主动脉瓣严重狭窄钙化,主动脉瓣压差达到了80mmHg。
问题找到了,但怎么解决?手术是必须要做的了,但常规的开胸手术在胸上划拉开一个大口子,还得建立起体外循环,让心脏停止跳动后手术。创伤大要恢复的时间长不说,对已经很虚弱的老太太来说,术中的风险也高。老太太本人连连摇头:都这么大年纪了,真受不住大的折腾了!
于是,一种近年国内出现的新手术成了家人和主刀医生的最终选择:微创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置换(TAVR)手术。
图片来源:医院供图
看到这么长的名字别怕,心血管外科李伟栋主任医师解释了一下手术过程:首先,这个手术不用开胸,是从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穿刺。
开胸的目的就是为了直接在心脏上操作,给老太太安上一个新的瓣膜。TAVR同样是要安装瓣膜,但用的是一种支架瓣膜。这种瓣膜像把小伞一样,一开始是收着的。在DSA的监视下,它沿着医生们设定好的路径来到主动脉瓣位置,这时再缓缓地把它打开,就置换成功啦。
手术室内
效果立竿见影,瓣膜恢复了正常,主动脉瓣压差就从80mmHg掉到了3mmHg。而且,第二天,老太太就能下床走路,第五天,老太太就出院了。
虽说虚弱了那么久,要重新恢复力气、捡起旅游还要一些日子,但老太太高兴啊:终于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
李伟栋主任医师也很高兴。过去高龄、高危的患者没有手术机会,如今有了TAVR手术,像老太太这样的患者就能重回健康快乐的生活了。
顺便一说,这台手术就发生在这个月,是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的第一台TAVR手术,也正好是之江院区复合手术室启用一周年,也是缘分呀。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